當黑龍號在北嶺摧堅撼大時,戰機群終于到達了北海基地。
林行宇吐了一口氣,往額頭上一抹,手里全里汗,累的。
開墾土地光憑腳和鋤頭是不行的,得有扒犁才能大塊大塊平推,正好,他也快續不上氣了,可以歇一把。
他扔給了梅遠智一句“到你了”,就放開了銀光閃閃的真氣輸入界面。
冰龍大隊的隊員們忙上前將隊長扶住,還是一人一邊地架走,往常訓練這般模樣也是司空見慣了。
接手的人一邊頂上操作,一邊還有人在擦拭輸入面板以及拖地。
一灘一米見方的水漬赫然在目,都是林行宇的汗水打的,自動空氣調節系統依然在正常工作,地板還是濕噠噠的,可見林行宇有多拼。
真氣界面錚亮,半是單晶銀的色澤,半是汗水打濕了在光照下顯得晶瑩。
不過他的拼搏也值得了,能對戰機造成威脅的目標都被清理了,剩下的就看戰機群怎么把地犁好就行。
看熱鬧就不需要呆在空中,冰龍號降落在了一個自己砸出的人工湖上,戰機則從他們的頭頂呼嘯而過。
累壞了的冰龍大隊終于可以喘口氣,許多人干脆戴上了呼吸面具跑出空天艦去外面觀光。
溫泉提升了人工湖周邊的氣溫,如春沁人,水霧繚繞,平波如鏡,冰龍號的內陸泊位這不就有了嘛。
梅遠智也跟著,還順便給這些糙漢子們轉播戰況,結果熱鬧沒看成,又被別人看熱鬧了。
主要是這樣的人工泊位感覺用起來很爽啊,引發了其他基地的羨慕,尤其地處內陸的基地,都紛紛夸贊起林行宇的創意來了。
還確實可行,用空天艦開鑿一個小人工湖,再修建好勾通地下基地的通道,不管是平時停泊還是緊急升空,看起來都不錯。
韋會還認真地羨慕了一句:“林哥,以后你要退了役,就去搞基建,戰后基建的活少不了,那么大個的沖擊鉆,你這是獨一份。”
要不是在視頻里看到韋會就是個老實巴交的黑碳頭,林行宇會給他一個中指,現在嘛,也就是翻翻白眼:“你以為不暈的啊,你試試,那滋味,吐啊吐的就習慣了。”
他們在有一搭沒一搭地扯閑篇時,戰機群則在深一犁淺一犁地扒地。
真的是將黑土地整個兒翻了一遍,梅遠智以后也可以當一個合格的農夫了,遠比什么大型聯合耕地系統要來得爽快。
之所以將戰機群安排到北海來,一是因為北海的土地都是平原,還跟熊落連接在一起,戰機群可以平著推過去,效率更高。
另外也是因為其它的地塊都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拿戰機群去轟炸就顯得多余,一不小心本來值錢的玩意就給炸飛了,多冤枉。
用戰機引發的共振效應來犁地,一則是新開發出來的項目,別人不一定能接受,再則這樣的進攻就需要敵手連成片。
越是遼遠蕩闊的地方越好使,不然都是溝溝壑壑起起落落,效率也不高。
北海基地這邊就沒有這個問題,一望無垠的大平原上,有不少棱堡,翻地順手再將棱堡鋤掉,來年就是塊肥沃的土地,特別能長莊稼。
因為開發得早,北海基地的煤炭資源都挖得差不多了,利用地火給棱堡斷電的效率并不高,只占了三成多,是星辰國各基地里面效率最低的。
另外北海基地的人口少,陸上的力量也薄弱,再加上氣溫也較其它地區低,還真沒有辦法像中原、北原那樣大部隊沖上地面來作戰。
所以給北海基地配幾個合格的“拖拉機手”,真的是相得益彰。
翻自家的平地就是爽,不像在泥盤,巴掌大的地塊,多余鏟傷點花花草草山山嶺嶺還令人呼天搶地的,太尷尬。
在這里就沒那么多講究,戰機分成幾排,開足了馬力轟過去,一路平飛,干完拉倒。
戰機群犁地就是快,轟隆隆一路,一千多公里的長度也就是二十來分鐘的事,關鍵是間隔近百公里,分成六個縱隊的戰機,一把就鏟平了整個北海基地的“可用耕地面積”。
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北海基地,這么橫豎一算,還真就是一把過的量。
至于這么大范圍破壞造成的“財產”損失,高育粱大手一揮:“沒事,后面我們再上去拾荒,能得多少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