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雪鵝的種群已經瀕危了,只剩下寥寥的數十萬只,就這還得分成很多個不同的亞種,那就意味著一些肥雪鵝的種群就是以百論的了。
不要覺得數十萬很多,戰前它們的數量是以億計的。
這就是虎鯨很久沒有吃到肥雪鵝的原因,因為它們的生存足跡已經變得非常狹窄。
罪魁禍首當然是硅基人,他們打了地熱井,讓南極的冰蓋大量融化,肥雪鵝的棲息地變得越來越小。
單單一點還不致命,要命的是硅基人建立了封鎖區,將肥雪鵝跟海豹擠壓在了一起。
一個是捕獵者,一個是獵物,在這種情況下肥雪鵝怎么能好?
和自己的食物關在一起,海豹就變好了嗎?完全沒有。
海豹是胎生哺乳動物,他們必須在冰蓋或陸地上才能哺育小寶寶。
肥嘟嘟的海豹在陸地上的動作很不靈活,它們必須在海洋里活動覓食,保持身體的活性。
現在地盤收窄了,雖然食物多了,可繁殖能力卻不斷地下降。
這就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自然界生態圈是一個完整的食物鏈,鏈條的任何一部分被破壞,帶來的都是連鎖反應,誰也好不了。
外界環境除了能給生物予生存支持,也會給生物帶來生存壓力。
這個壓力具有負面作用,也有正向作用。
虎鯨捕獵海豹和肥雪鵝并不是壞事,這種行為能促進生態鏈的流轉,有了生存壓力,反而能繁殖得更好。
這一點連馬姿楠也悟到了:“我寧可它們被丫噠追殺,也不愿意它們就這樣圈禁至死。”
還好現在硅基人都跑了,留下的封鎖線是自動化的,三下兩下,就被聞訊而來的泥盆人和海州人給破壞掉了。
出井屈之領著海洲人的首領盧科文來拜訪,這倆算是難兄難弟了。
曾經海洲也像泥盤一樣唯阿咩人馬首是瞻,可悲的是最先挨宰的都是忠狗。
海洲現在僅剩一個西德尼基地,人口兩百萬,剩下的全被硅基人虜掠走了。
就這么點人口,里面還有一多半是星華血統和海洲土著棕人,白人的數量少得可憐。
梅哲仁原來還承諾幫著泥盆人協調沖突,現在看來應該是不用了,估計盧科文只要見著是活人,都會當親人一般。
事實也是如此,他見著梅哲仁就上來一個大大的擁抱,弄得旁邊的馬姿楠都吃味翻白眼了。
“尊敬的梅先生,謝謝你拯救了海洲。”
梅哲仁費了好大勁才掙脫,擺了擺手:“說拯救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