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特就比較損了:“我倒是希望愛德華快些強大起來,我一直都拿復國組織沒辦法,說實話太郁悶了,我的電子流一直很生澀,都是托復國組織的福。”
伊萊頓見戴特熱衷此事,便把任務交給了他:“戴特,給愛德華準備一套磁約束腦機,調派一架性能優良的飛機,就交給他的冰原小隊吧。”
“親愛的閣下,您總是那么英明。”
此時被硅基人討論的愛德華剛剛走出一臺飛碟,他現在只想破口罵娘。
這設計也真的是夠操蛋的,這種設計別說是沒有駕駛員,誰來都暈菜。
飛碟使用的能源他倒是弄明白了,就是場域能量,由此梅哲仁也確定了一件事,硅基人一定是跨維而來,而不是實現了超光速飛行來自河外星系。
為什么這么確定?因為能量存儲器可不是像充電一樣隨意地灌注,那里面的能量少得可憐。
復國組織無人可以控制場域,只能制作小型的結構跟費旨提萬基地一樣的金屬電池,然后放置到大型的場域中慢慢同步浸潤式地蓄能。
就像是一塊人造磁鐵,沒有任何磁化的手段,就只能放在強磁場里慢慢同化。
因為儲能的辦法有問題,造成場域電池能量不穩定也不精準,就是個大概,兩塊電池蘊含的能量差距可能還很大,經常會造成供能不足。
萊格讓愛德華試飛飛碟,他試了兩艘,第一艘還算正常,這第二艘就坑爹了,電池的能量是前面的一半都不到,要不是梅哲仁有了遠程傳輸的辦法能給電池充能,飛到一半就得摔。
而且這樣的電池就是個短腿,根本飛不遠,還得駕駛它的人隨時地給它充能,這哪里是他開飛碟,這是飛碟在使喚他。
怪不得非得要量子生命或者硅基人才能駕駛這玩意呢,得隨時奶,不然誰來誰倒霉。
硅基人的能量水準梅哲仁已經有了較為靠譜的估計,以這樣的能量水準,別說什么超光速了,連飛不飛得出火紅恒星系都要打問號。
完全可以將飛碟視作一個肉身飛行的輔助工具,而不是具有大功率能量輸出的星域飛行器。
不僅如此,飛碟還有一項設計是致命的,它可不像空天艦一樣是冷聚變,它的能量使用跟凱瑟琳飛行浮空的方式差不多。
但飛碟不是**啊,材料特性壓根就做不到像**那樣均勻的輸出,效率也沒有冷聚變高。
而且這個問題無解,除非整個飛碟都是超導體,不然永遠都沒有辦法做到像**一樣地輸出。
輸出不均勻能量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飛碟的變速會很劇烈,過載就會大得出奇,如果是血肉之軀上去,分分鐘會被壓成肉餅攪成肉渣。
然后飛碟用的又是場域能量,普通的機器人或者電子人上去,還沒飛呢,高強度的場域能量就讓他們變成瑟瑟發抖的菜雞。
這樣的飛碟就不是飛行器,這是行刑器。
梅哲仁想起了有一樣東西可以跟飛碟媲美,那就是有光照著才亮的電筒,真是異曲同功,其妙無窮,啊,呸!
愛德華下飛碟前也調整了自己的臉色,變成蒼白無比,他幾乎是喘著氣顫聲地向萊格報告飛行參數。
“電池不穩定,飛碟的材質也不好,輸出不均勻,老實說,情況很糟糕,我們沒有轉化電能成為場域能量的技術嗎?如果可以搭載小型化的聚變堆,將機身變成超導體,那還有實用的可能性,單就我個人來說,就算是我把自己的場域能量供給電池使用,也需要超導體來實現能量的均勻輸出,我猜得沒錯的話,是粒子懸浮和電懸浮的應用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