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人萊格的問題,可不僅僅是復國組織會面臨。
電子人萊格的反叛,歸根到底還是自我認知和身份權益的問題。
價值觀是由成長環境塑造的,如果他可以名正言順地擁有自己的身份,并不受復國組織這種扭曲的思想引導,那么電子人萊格還會是現在這樣的惡棍嗎?
讀取思維梅哲仁已經駕輕就熟,他發現人的思維其實是很具有邏輯性的,有一套完整的運行機制,其嚴密程度遠超當前的電子邏輯運算結構。
是什么導致了人類的思維偏離邏輯性呢?主要有兩個因素。
一個是生物性,人類的大腦一直在做減法,出生時架構建立好之后,人類的腦細胞一直在死亡,這是一個甄選的過程,讓能夠能受考驗的腦細胞存活,不適應環境的淘汰。
可這個機制導致了人類在接受外界信息時一直處于一個篩選刪除的過程里。
大部分的信息是分類分簇而不連續的,這跟電子計算機的存儲結構十分相似。
電子計算機的存儲器會因為硬件故障丟失數據,人類的大腦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
雖然記憶存儲是動態的,它會不停地在腦細胞的新陳代謝中不斷轉移復制,但其活躍度會隨之下降,也同樣會引發數據丟失。
當一個數集中的元素被刪減后,這個數集所表達的含義就偏離了原來的面貌。
如此就等于在人的思維里形成了大量的斷點,計算機程序里就有這樣的問題。
當斷點很多時,一條線程的執行就會不斷地被打斷,系統資源也會被攤銷,甚至會因為某一個分支無法響應而讓整個主線崩潰。
解決的辦法是遇到斷點就跳過,這就是人類大腦的模糊機制。
可這個機制也帶來了新的問題,獲得參數不完整,即便最終主線程能執行到底,得到的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偏差。
人類思維經常不線性不合理不符合邏輯的原因就是其邏輯架構被拆散了。
講個古,一個家長讓一個迷糊的小孩出門買東西,告訴他買咸魚豆豉姜,小孩口中念念有詞,結果半路遇到一條小溪,他跳過去后,就背成了元寶蠟燭香,結果吃了一頓竹筍炒肉。
如果我們在做事時被干擾,到后來完成的結果經常跟最初的訴求南轅北轍。
另一個問題就是人類大腦接收外界信息時,被植入了許多死循環。
我們常說一個人認死理,而且倔強得不講道理,這個問題就是思維的死循環。
接觸外界信息、受教育、受親近的家人朋友的影響、受到成長環境的熏陶,這些環節都有可能帶來死循環,形成基本上無法拆解的思維誤區。
比如一個人從小就教他仇恨,一旦這個觀念固化在思維里,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復國組織的成員,就是因為從小灌輸實現地上神國、完成生命層次躍升的觀念,所以他們可以無視其它人類的生命,在他們看來這個目標和行為正義得緊。
有些道理不是看道理本身是否正確,而是看這些道理規則能不能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合注入到思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