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夫被梅哲仁勾出了答案:“為什么一定是北極洋考察時就決定了?我剛看到牧首的筆記,確實有這么一回事。”
梅哲仁笑了,他也覺得自己越來越神棍:“因為想來想去,只有北極洋那邊會有這個地下海的出口。”
這個說法真的有道理,倍加兒湖那里是封凍起來的,周邊都是陸地,除了北極洋,還真不可能有通道。
而且這個地下海是咸水,能溝通它的必然是咸水海域。
又有新的打卡地,馬姿楠又開心了:“那還等什么,趕緊出發呀!”
梅哲仁只能報以苦笑,指了指雷達成像:“還得干活呢!”
別人是補天缺,梅哲仁得填海漏。
還好黑龍號上安裝了大功率的激光武器,新的聚變堆輸出功率也夠,不然他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先用場域能量罩把海水排開,這么深的海水,壓力大過天,也就免強騰出了施工的十來個立方米的空間。
然后用激光將裂縫的巖石融化成巖漿,撤掉能量罩,海水和高壓就將這條“焊接縫”弄個穩穩的。
梅哲仁終于當上了水藍修理工了,還是焊工,技術活,倍有面。
就是內里空空,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場域能量可以遠輸補充,但傳輸過來的也是量子態,只是將聚變堆輸出的電力進行調整轉化,最終的能量來源還是聚變堆。
將這一條近兩百公里的裂縫全焊接起來,黑龍號上的氘氚混合物原料消耗了一大半,照著上次梅哲仁讓隊員們上月白挖土的標準來算,他得來回幾十趟了。
好事啊,馬姿楠早就想漫步月白了,她都哼哼上了“帶我去月球,重力輕浮你我……”
還是有意外收獲的,在干活時,梅哲仁發現了裂縫邊上竟然很稀疏地長了起海苔,他當然是毫不猶豫地收集了起來。
這可是稀罕物,能引起滔天巨浪的東西。
為什么這么說,劉揚做的水蟲熊試驗就因為水蟲熊能將苔蘚的基因片段置入體內。
而當前發現的這些海苔能夠承受高壓與輻射的極端考驗,甚至要比梅念茹她們發現在那種不怕輻射的植物更具有意義。
如果成功誘變,能把這種海苔的基因轉到水熊蟲身上,說不定人工可控的光合作用就落實了。
所以說,這些海苔要遠比什么史前巨獸更有價值,它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種無敵恐怖的史前生物。
修補完了水藍,梅哲仁還給馬姿楠獻寶:“真的發現厲害無比的史前生物了。”
那廂的反應也湊趣:“抓起來了嗎?有多大?在哪里?我看看!”
馬姿楠還作出一幅驚恐萬狀瑟瑟發抖的樣,這是提前入戲了。
梅哲仁繼續逗她:“很大,而且會變身,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力大無窮,可以騰云駕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