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西海的鹽度更大,較之北海更粘稠,黑龍號在這里航行更像是在一團漿糊中穿梭,所以速度提到了六百公里時速度就見頂了。
不是不能更快,而是那樣浪費能量不值得,倒不是聚變堆里的電力,而是撐起來的場域能量罩,它得排開水體,有摩擦。
航向是一直朝著西南,梅哲仁看了看導航,心里有了預估。
他把這個猜想宣之于眾:“按方向和金睛的掃描結構,西海龍宮多半就在屋脊高原下。”
伽德萊克更愿意談技術:“理應如此,想要對大氣層進行影響,那里最合適,只不過方式我還想不透。”
莫辭倒沒有妄自菲薄:“只是我們對于自然界的認知不夠深,并不是我們想像力不夠,邊界,沒有邊界是主要原因,要說放開了想,那一只大龜和一條大蛇相纏,背上駝著大地,累了抖一抖就地震了,包頭和星華都有這樣的傳說。”
“我知道我知道,還有女媧將那只大龜的四腳砍了,成了支撐天地的柱子。”
哪里熱鬧哪里就少不了馬姿楠。
范東明還像模像樣地考據:“龜蛇相纏來自于夏朝,鯀一心阻止洪水漫延,利用“息壤”填塞堵漏,試圖將洪水圈禁。但水力驚人,洪水沒過障礙泛濫的威力更強,大禹接手增加了疏導的方法才成功。鯀是大禹的父親,鯀字玄冥又名玄武,所以玄武的形象上古水神龜蛇疊加。至于包頭國的傳說,應是同事易名。”
“不,不是傳說,就是事實,我知道是什么一回事了。”
梅哲仁冷不丁地加入了進來,還煞有介事地弄出了個模型。
“息壤是一個系統的稱謂,應該是一個能改變地質的系統,能進行造山運動,就像我們現在所在的西海,它能將屋脊高原往上抬。”
張令引需要邏輯,馬上出言反駁:“怎么可能,那需要多大的能量?”
梅哲仁倒也平靜,做了個測算就答了上來:“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么多,想想暗能量保護罩,包括我們剛剛去過的北海,如果我們能在絕對零度的核心內投入能量,讓它的區域擴散,寒潮是不是就有了。”
伽德萊克又一次站在了梅哲仁這邊:“還真有可能,可屋脊高原這里要抬起來總要巨量的能量吧?”
梅哲仁幫隊友撐住了:“也不需要,這里的鹽度高,通過一定的手段改變這里的濃度或者調整西海的剪應力,是不是就能造成地質運動了,對了,抬高屋脊高原或者降低它,環流不就被擾動了嗎?原來是這么來調整大氣環流的。”
說完梅哲仁還控制著那個模型動了起來,通過改變西海讓屋脊高原變化高度,同時模擬出來氣流給屋脊高原吹了個風洞,寥寥幾下,還真給他把大氣環流的模型給弄出來了。
梅老師又嚇人了,但嚇的還真的很應,都被嚇得不敢出聲了。
范東明想了想才硬頂上來:“那為什么是龜和蛇。”
“想一想女媧補天的傳說,另外,如果開鑿水道,水道本身的形象?”
范東明終于投降:“應該就是水道跟地下海的形象交連在一起,在傳說中被不斷地添加描繪。”
馬姿楠不怕被打臉:“那四極呢?”
“不就是四個地下海的控制中心一起開機,合作來改變水藍生態圈嘛,傳著傳著就變成了神龜被砍了四條腳頂天了,不過還別說,真的挺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