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征峰又不樂意了:“沒有離開本源啊,科學的目源就是求證本源啊!”
“那是我們把數學當本源了,數學真的是本源嗎?就像相對論,它設定中無絕對時間,也無絕對速度,更無絕對距離,因為空間是動態的,現實中我們還沒有證據推翻它,但至少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它有適用范圍,當超出這個范圍時,它就失效了。”
莫辭的話讓梁明誠沒有抓手,他覺得應該有后續,可是還沒有表達出來,于是他搭了把手:“這是一般性推斷,不管從邏輯還是驗證方法上都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哪里?”
“假設這個范圍被動過手腳呢?或者這個范圍被隱藏起來了呢?”莫辭的思路開始有了目的性。
梁明誠也被他帶進了迷霧,眉頭也皺了:“你的意思是?”
莫辭看向梅哲仁:“你進過黑洞,也接觸過絕對零度,現在我們知道沒有絕對真空驗證不到真空中的光速這一基本范疇,假設絕對真空存在,在其中的光速會怎么樣?”
“啊,我在黑洞里沒想起來驗證這個,主要是我的量子云在里面沒有速度感知,僅僅只是能級轉換,在那個半成型的奇點前被壓縮了,能量密度變大,聽你這么一說,我還真覺得真空中的光速這個提法有問題。”
梅哲仁的話終于讓莫辭在迷霧中見到了光亮,他兩手一拍:“這是一種兩頭堵,用相對量來推導相對定律,其中看不到了部分是可以上下其手的。”
程丹心鬧不明他們在干什么,但他知道莫辭一定是有了想法:“為何有此感想?”
莫辭點題了:“艾尼斯泰是朱爾人,唯物論也是朱爾人,統一場的弦告訴我們思維受統一場影響,墨矽卻在其中找到了漏洞,然后又有人不斷地給我們指出了本源所在。”
張令引的思緒也受阻了:“你認為相對論和唯物論不可靠?”
莫辭搖頭:“不,我認為它們依然可靠,但它們的適應范圍不一定可靠,萬一有人想讓人類進行另一場談玄呢?”
黃哲宇腦袋瓜活泛些,他問到了要害處:“科學和談玄有相似性嗎?”
“有,理論框架就是玄奇所在,再怎么厲害科學也離不開理論假設,沒有理論假設就沒有科學的方向,就像是有車子沒有路走不動,但要是在路或者導航上做點手腳,迷路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盧征峰終于知道莫辭指的是什么了,他也急了,語氣短促起來:“數學的根基有問題?”
“數學的基礎是什么?”莫辭又來一問,卻揭示了他思考的核心。
梅哲仁幫著解答了:“數學就沒有基礎,要說基礎就是萬事萬物,算術是對時間純形式的直觀,幾何則是對空間純形式的直觀,這實質上是一種由主觀而客觀的思路,進而推出現象學還原方法,其本質是分析直覺主義、邏輯主義和形式主義的異同。”
莫辭點頭,吐字如刀:“就是這里,在這里人文思維和科學思維被分割了。”
他太用了力,只得停一下喘了一口氣:“舉個例子,1+1是簡單的數,但含義上是可以不同的,這涉及范圍,同樣的1×1的理解范圍也不同,如果我們沒有去觀察本源的話,范圍就被略過了,但在自然實際中,疊加和分割以及倍次的關系并不會保持原義。”
黃哲宇仍然不明朗:“那只是單位帶來的歧義吧?就像1米乘以1米,或1米的一倍。”
盧征峰也見到刀光了:“純粹數學是沒有單位的,我有些明白了,數學沒有問題,是它被應用到物理、化學、生物等表達自然的過程里面出了問題,就像相對論的范疇,真空里的光速這個設定里藏了一手。”
張令引汗毛倒豎:“藏這一手就夠我們喝一壺的了,因為在本源的概念上,極致量跟一般量往往就是相反的,人文思索會說物極必反,但科學研究沒證據的話不會去這么驗證的。”
梅哲仁石破天驚:“絕對真空中的光速不存在。”
莫辭圖窮匕現:“老梅,你終于知道我在想什么了。”
怕聽眾的思維誤入歧途,梅哲仁給了個進一步的解釋:“絕對真空中不會有電磁作用,所以光在絕對真空中是會分解的,其本源是電磁力。”
還沒等大家回過神來,黑龍號上響起了嗞嗞的響聲,是電磁作用打在臭氧保護層上發出的聲音。
南海的入口到了,話題只能停下,雖然方案考慮得比較完善,但通過這一段封鎖線依然得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