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分身乏術被大量的信息雪花淹沒時,熒惑上的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鍵盤俠艦隊每天跑五趟來回,只用了一個星期就把熒惑的海洋給填滿了。
水資源的運輸告一段落,以后每隔個二三十年再補充一次,相信兩三個周期之后,熒惑的環境就成了良性的生態循環。
此時進入熒惑的南半球能看到一片碧波蕩漾,白云也懶洋洋地臥在空中一動不動,看著很寧靜詳和,可總感覺缺了點什么。
馬姿楠也是這么認為的,她弄了張沙灘椅在海邊的石崖上看了兩三天這樣的美景,看膩歪了,跟梅哲仁抱怨:“都不會動,一張畫再美,看多了也想吐。”
梅哲仁秒懂,沒有海浪沒有風暴,太平和了缺少活力。
這不怨他,改造一顆星球總得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做完一項才輪到下一關。
現在海洋有了,是時候騰出手來對熒惑進行和最后一波的地質改造和氣候生成。
好不容易給馬姿楠念了兩句詩,下半句可不能落了空,不然也沒法出發票不是。
沒有海浪翻滾和狂風呼嘯是因為還沒有啟用氣象控制系統,也沒有打開暗能量防護罩。
當然,原因是綜合性的,這只是其中一項,還有更關鍵的。
熒惑不像水藍上有一個引力耦合系統,單單是三個控制中心并不足以推動熒惑運轉起來。
移石動云根,風云流徙是需要推動力的,那得有個“大石頭”來給熒惑制造引力潮汐。
當前熒惑的兩顆天然衛星都不足以擔當這樣的“重”任,它們都太輕了,沒有足夠的質量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引力。
得弄一顆夠大的小行星來充當熒惑的衛星,就像月白之于水藍一樣。
熒惑的直徑是水藍的一半,衛星卻不能按月白與水藍的比例來計算,因為熒惑在整個統一場內的位置跟水藍不一樣,引力場的數據也不一致。
熒惑的衛星軌道必須比月白軌道低,所以不能太大,不然它會被熒惑吸引過來引起撞擊。
但這個不能太大是相對而言,對于別的鍵盤俠隊員來說它就是一個只能看而不能動的龐然大物。
幸好他們有困難可以找教官,不然熒惑的改造就只能停在這一步了。
或許換個人會覺得眼前已經很滿意了,可不管馬姿楠還是梅哲仁都覺得不能完整地還原水藍的生態的不算成功。
這個時候需要梅哲仁出馬,別人沒有辦法弄出足夠大的暗能量保護罩來拖動一顆直徑一千公里的小行星。
還是得清場,最后一波的動靜太大,是天崩地裂的變化,科考隊和艦隊已經不適宜在這個時刻繼續呆在熒惑。
他們全都被梅哲仁趕回了老家,只留下黑龍號和白熊號。
梅哲仁和五人小組是要完成試煉和用熒惑來練手,尤其是黃哲宇,他必須全程負責地質改造,只有在這里練熟了他回到水藍去建圍堵硅基人的“籬笆”才能得心應手不出亂子。
馬姿楠是因為老公在這里,她還得看完梅哲仁給她創造的新家園,當然她的實力也夠強,作為梅哲仁的機動補充。
卡琳娜則是因為她是個女大力士幫得上手,而且兒子在這,沒道理把兒媳趕走拆開,馬姿楠也得搭她的便船回去不是。
其他閑雜人等就得回航了,不接受上訴和反駁。
盧征峰對于自己被列入看客的名單還有些不樂意,可梅哲仁一句話就把他給按了下去。
“改造完成至少需要三個月水藍時間,科考隊獨自留在熒惑可是要面對十二級以上地震、大海嘯、大颶風的,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