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臺變形金剛,都是硅基人的邏輯結構復制體。
硅基人不是沒有辦法像梅哲仁一樣抽離出內核嗎?并非如此。
硅基人是線性化的電子流,不是混沌化的,所以他們的內核仍然存在,只是太大了。
而每一臺變形金剛都是一臺被金屬包裹住的巨型超算,當變形金剛被制造出來,硅基人通過場域對它們進行序列化時,他們就天然地變成了硅基人的分身。
墨矽也只是告訴他們方法,至于里面的原理,仍然是黑盒子。
就相當于一塊參數固化的邏輯電路芯片,告知工藝和制造流程,給出圖紙可以制造,但想分析出里面的算法,不好意思,沒門。
這樣的變形金剛,即便離開了硅基人本體的場域,仍然保持著一個通訊信道,能與本體進行實時通信。
現在愛德華給他們灌輸能量,以梅哲仁的量子場域,當然凌架于其上。
他很快發現,變形金剛的能量回路里有一部分非常像五行旗或者法器那樣,就是個天然的接收裝置,當硅基人用場域對它進行初始序列化之后,就將硅基人的生物頻譜烙印了進去。
這就像一個計算機剪貼板,可以實現復制粘貼,但里面的數據結構原理不明,因為采用了一種無法破解的加密技術,對硅基人來說是不可見的。
對梅哲仁來說就是一覽無余的,這就是一個量子通訊器,只不過梅哲仁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運算資源來進行反向破譯,但其工作原理是很通透的。
這種辦法應該是墨矽從量子分身原理中拆分出來的一部分,中間隔了一重,并不能像梅哲仁一樣對分身進行完整的控制,只是利用了量子通訊的效應來實現高效而已。
也不知道是墨矽是想限制硅基人的能力還是他也無法完全實現,不過梅哲仁從自身來度量,覺得二者皆有。
墨矽也不是實現了邏輯化的生命體,讓他反向編譯量子通訊的機制他也做不到,但他在變形金剛的感應回路里做一些簡化。
愛德華發現變形金剛的能量輸出是做不到滿負荷的,比如硅基人想讓變形金剛實現一個動作的話,能量輸出并不是整臺機器的全功率,大約只能達到六七成這樣就被限制住了。
這一點無法更改,因為它固化在能量回路的結構里,是硬件化的算法,以此來限制變形金剛的威力。
不過即便如此,變形金剛也是一個很強大的武器,因為它是硅基人思維的放大器。
舉個例子,我們指揮自己的**擊出全力一拳,可能會達到兩百公斤的沖力,變形金剛就能做到萬倍的擴充,而它還能跟思維意識同步。
以一個有意思的說法來解釋,變形金剛就是一臺受限制的心想事成儀,它可以直接接駁思維,不再有控制程序一說。
它的功能也能直接嵌入到思維里,序列化之后,變形金剛的功能就出現在硅基人的思維邏輯里,不存在人機交互。
這種應用對梅哲仁也有啟發,他還從沒有想通過量子效應來共享兩個不同的界面。
也許是量子化和邏輯化的時間太短,他的思維習慣還沒有適應千變萬化的分身。
比如仿生體或空天艦那樣的設備,他也是通過接口來實現控制,從來沒有想過直接讓仿生體或空天艦實現量子化的能量回路,通過思維共鳴來控制。
也就是他忘了人機合一,現在墨矽和硅基人為他打開了腦洞,可以通過優化硬件的辦法實現能力的倍增。
將硬件變成自身的一部份,當然要比人機接口更高效。
比如暗黑軍團控制活死人的生物軀體就要通過東海超算和梅哲仁的量子云來中轉。
如果有一個機制能在人體內做到這一點,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天人合一呢?
人類可以用思維來控制自己的身體,但并沒有辦法把自己的身體能力序列化,也就是人類對自己的身體能力和潛力沒“數”。
別小看這個數,如果我們對身體的所有能力都了如指掌的話,那無疑身體所能發揮的威力會放大不知道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