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有我”。
在眼神的片刻交流之下,雙方似乎已經達成了一個約定。
“你送我們上去唄?”榮陶陶站直了身,稍稍抬頭看著徐風華,臉上也露出了些許笑容。
徐風華卻并未理會小家伙,目光在將士們的身影上來回巡視著:“這一次,你帶了很多人。”
榮陶陶:“我們要去拜訪帝國,人多點好,路上是個伴兒。”
“呵呵。”徐風華忍不住笑了笑,對于母親而言,自家孩子只是個小家伙。
但事實上,他已經長大成人,是一方軍團領袖,并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如此九死一生的隊伍,榮陶陶口中卻是一句輕飄飄的話語:路上是個伴兒。
路的意義,可太多了。
如果說上次,榮陶陶親眼見證南誠吸收罡星,內心中有四字評價:神格初現。
那么此時,榮陶陶在獨特的經歷之下,所形成、展現出來的獨特風格,也許也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將格初現?
輕笑間,徐風華的眼神定格在了一個偉岸的身影上。
盡管對方蒙著漆黑的下半臉面罩,但徐風華一眼便認出了那人的雙眼。
青山軍老團長-高慶臣。
哪個親家的見面,不是在飯店餐桌上、舒適家中客廳里?
很難想象,榮家與高家這對兒親家的第一次見面,會是在這離別的龍河畔上。
由于徐風華一直佇立于此,而高慶臣早間年的工作以旋渦為主,自然而然的,兩人見面的次數很多。
只是世事無常,時過境遷。
昔日里的徐魂將、高團長再見面,已經不僅僅是同僚戰友了,因為孩子的緣故,竟成了一家人。
“徐魂將。”高慶臣察覺到了女人的注視,當即點頭示意,開口說道。
徐風華輕輕頷首:“小心些。”
三個字,卻是讓高慶臣無限感慨,勾起了苦澀的回憶。
盡管高慶臣與徐風華見面次數不少,但說話卻很少。
想當年,在青山軍初步確認任務重點為雪境旋渦之后,前幾次進入旋渦,高慶臣還會過來與徐風華打招呼。
而那時,徐風華也會說出這三個字:小心些。
只是在隨后,高慶臣和他的青山軍一次次失敗,沉痛與壓抑的心情,讓他無心再與徐風華交流,亦或者是......
面對著徐風華那稍顯擔憂、又稍顯祝福的眼神,一次又一次失敗的高慶臣,也沒有臉來面對這位永遠佇立于此的魂將。
沒臉?
這也許是對高慶臣的心態最為精準的描述。
任務成功與否,兩人都很清楚。
去了多少人,又回來多少人,高慶臣清楚,佇立于此的徐風華更清楚。
終于,高慶臣又聽到了這三個字,一切恍如昨日。
而來自魂將那熟悉的關切話語,也讓高慶臣默默的垂下了頭。
“媽,送我們上去吧,我們做了萬全的準備,我甚至還學會了群星隕、十萬星辰、踏星燦和撼星誅!”
榮陶陶開口說著,將徐風華的注意力拽了回來:“我們一定會平安回來的。”
徐風華看著眼前的孩子,輕輕的揉了揉他那一腦袋天然卷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