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到酣處,劉備叫眾人暫歇,
他拉著劉禪的手,緩聲道:
“阿斗,孟德新喪,孫權頹廢,
以汝之見,當北伐還是東進?”
劉備的聲音雖然不高,可在場眾人都是一震,齊齊放下杯盞,等待劉禪的答案。
孫權這次算是徹底得罪了劉備,
就算他現在稱臣,孫劉兩家也肯定回不到之前親密無間的狀態。
揍他是早晚的事情。
劉備手下眾臣,尤其是不少荊州出身的世族紛紛要求趁著孫權虛弱,集中大軍攻打孫權,直接先把孫權滅了。
這個建議劉備稍有些動心,
畢竟現在曹操掛了,曹丕根基未穩,
如果閃電進攻江東,說不定能很快把孫權的地盤全打下來。
眾人的目光都投在劉禪的臉上,讓劉禪微微有些驚恐。
我什么都不懂啊,之前那用兵什么的都是一群腦補怪腦補出來的,
這種事關大局的國策,問我真的好嗎?
他捏住茶杯,掩飾著自己內心的虛弱,
不過他轉念一想,自己今年已經年滿十三,虛歲就是十四,再也不是十一二歲的孺子,
軍國大事,自然得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要是這會兒一言不發,不是讓人看了笑話。
他稍稍坐直身子,朗聲道:
“孩兒以為,國賊乃是曹魏,
曹操已死,曹丕必將篡位,天理不容。
國賊在北,我等不宜東進,還當東和孫權,南扶夷越,北進中原,圖謀大事。”
“待擊破曹魏,江東之地傳檄可定,何勞父王勞神?”
劉備倒是頗為贊許地點點頭,微笑道:
“許久不見,吾兒竟長進如此,與孔明、子龍所言相若。
吾老懷甚慰啊!”
劉備的年紀在這年頭已經算是高壽,隨時都會去見列祖列宗,
見孺子居然能有這樣的見識,劉備已經非常滿意。
終于有人能繼承我的大志了。
劉禪這話是照抄《三國志》中諸葛亮和趙云的見解,自然高明。
諸葛亮和趙云也朝劉禪投來贊許之色,贊嘆這個少年頗為穩重,能識大體,怪不得能取得如此大勝。
“若是北伐,又該如何?”劉備繼續問道。
劉禪被劉備問的心虛,也只好繼續堅持隆中對一貫的思路
“關將軍占據襄陽,北伐中原,必天下震動,兒臣愿率軍一只出秦川,或攻雍涼,或直取關中。
再請孫將軍引一軍出合肥,則漢室可興,大漢將復!”
一路出荊州,一路出秦川,再邀孫權攻合肥。
這是劉備軍一貫的戰略思路,劉禪能說出這個并不稀奇。
可劉備還沒來得及開口夸獎劉禪,劉禪又想起一事,慌忙補充道:
“南中蠻夷,不服王化,頗有反意,
北伐并非旦夕之功,若是蠻夷變亂,只怕不好收拾,
兒臣愿領軍一支,討平不臣,
也好為北伐提供軍資,使眾將可心無旁騖,全力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