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凝神思考許久,道:
“若是如此,當遣一軍久久駐扎,徐徐進剿,方可全勝。”
阿會北微微有些失望。
他還以為曹魏的名將應該智計百出,很快拿出可行的方案。
沒想到徐晃的重點是戰術,倒是沒什么高明的戰略,這讓阿會北很是失望。
他一直很有逼數,知道自己手下蠻兵的戰斗力非常稀松,
雖然多有勇力,但肯定斗不得大敵,故此特意來請教徐晃。
沒從徐晃這里得到滿意的答案,但多少學到了一些兵法戰道,讓阿會北大開眼界。
徐晃問他姓名,這才知道他原來是五溪蠻人,頓時有些好奇。
“汝這官話還真是不錯,聽說劉阿斗教汝等蠻人讀書識字,還令汝等出山耕種,是不是真的?”
阿會北點點頭,道:
“自然是真的,我等多年困居山中,也只有世子把我們當大漢子民。
我聽聞世子要征南中,所以才盡起族中精銳,來為世子助戰。”
阿會北這話說的半真半假。
他特意出山,急切想幫劉禪打仗,一來是為了回報一下劉禪給他部族又送書又送地,接納他們為大漢子民的恩德。
二來……
二來他確實需要一個為劉禪領軍作戰的機會。
前文說過,五溪蠻的地盤非常廣大,各種部族多的連阿會北自己都沒法一一歷數。
劉禪的撫夷之法并不是針對阿會北、沙摩柯他們的一個部族,
而且負責撫夷的潘濬卻有大才,拉一伙打一伙的手段玩的爐火純青。
一開始五溪蠻眾部落都存著看阿會北他們出頭倒霉的念頭,
可見潘濬居然真的給他們提供良種,還叫他們出山耕作,開墾生地,那些大小部族又開始熱絡起來。
他們要是團結在一起,也能跟潘濬講講條件。
但狡猾的潘濬說了,誰先投誠就是真的大漢子民,亭長、里長隨便挑,好地自己分。
來晚了嘛,也可以
可以給之前投誠的那些打工,豈不美哉?
早早接受大漢的整編,能得到大漢子民的身份,能去開墾良田、子孫能接受教化、生病有找醫匠醫治。
晚一步,那就是一堆不服教化的蠻子,不僅低人一等,還有可能遭到老鄉的攻伐。
于是那些五溪蠻人紛紛走出深山,接受潘濬的改編。
出來的人多了,漸漸顯得阿會北這個榜樣也不算非常明顯。
蠻王這個身份,大漢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而且阿會北讀過幾部書典,不甘心跟其他人一樣就做個亭長里長到頭。
他知道自己的手下在平原作戰不過是找死,根本撈不到什么功勛,
倒是劉禪征南蠻,可以發揮他們山地戰的優勢。
嗯,徐晃這樣的名將攻山也沒什么太好的思路,
看來這一戰,有我發揮的機會。
劉禪見阿會北和徐晃聊得正開心,也沒有打擾,倒是句扶很不解風情的咳嗽一聲,朗聲道:
“世子到!”
徐晃和阿會北見劉禪到來,這才一起起身向劉禪行禮。
徐晃雖然在給劉禪打工,但他縱橫一世,實在沒法跟老同事于禁一樣拉下臉向劉禪投降,
他只是隨便行了個禮便昂然而去,
阿會北聽說劉禪是來見他,頓時大喜過望:
“聽說世子繁忙,今日就沒有去打擾世子,
不曾想竟勞累世子來見我。”
劉禪今天確實很忙,忙著玩攝像機,
聽了阿會北的話,不禁老臉一紅,不過他還是非常鎮定地道:
“今日跟昊天上帝有約,故此耽擱了一些時日,
阿……”
他琢磨了一番如何稱呼阿會北,這才開口道:
“聽聞頭人來江陵,欲助我南征,可有此事?”
阿會北猛地點點頭,鄭重地道:
“小民得慕王化,心中感動,愿為世子前驅,掃平南中諸夷。”
要是能在征南中的過程中立功,阿會北的威望必然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