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臉的陳淼選擇繼續瞞著。
等跟在穆云身后笑呵呵的送走了一應校領導,除了穆云之外,留在這里的就只剩下學生們了。
全是新人,大家都有點兒靦腆。
臨海一中的學生們還好些,那十幾個猝不及防被拉進來的臨海附中的學生們就有點慌了。
這里就數他們是弟弟,不乖不行。
其中一個小個子的弟中弟,他上學比較早,據說現在只有11歲,那瘦弱的小身板縮在活動室一角像個鵪鶉似的。
其余初中生們也是緊緊的環繞在他們的主心骨,唯一一個重點培養的初中作者陳厚吉身邊,在那個角落報團取暖。
而在校領導們都走了之后,放開了的高中生們則開始高談闊論,互相打探著消息,吹著自我感覺良好的牛逼。
兩邊的精氣神涇渭分明,初中生們很明顯的被忽視甚至無視了。
雖然這是正常現象,可這樣下去可不是陳淼希望看到的。
在請示了穆云后,陳淼“使用童工”,拍了拍陳厚吉的肩膀,叫上了所有的初中生,讓他們屁顛屁顛的跟著自己去買了一大堆水果瓜子奶茶,并托他們分發給所有人。
“謝謝學弟們!”
“謝謝,謝謝。”
“辛苦了,剛剛都沒注意,應該我們去搬的。”
客套聲不絕于耳,初中生們忙前忙后反而搞得高中生們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享受著初中生們服務的同時,交流和溝通有了,互相的初印象也刷新變成了“良好”評級。
在把剛剛到手的兩千塊錢活動經費花的干干凈凈的同時,“臨海學會”的第一次集中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開始了。
“干的不錯。”穆云給出了贊賞的眼神。
臨海一中不缺經費,臨海學會又受重視,是要拿出去跟別人比,努力培養人才,給學校爭光的。
本來學會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讓大家之間互為依仗,拉幫結派,啊呸!團結互助,能給個章推幫忙助助威什么的,還涇渭分明的分為兩派就不合適了。
陳淼這個“秘書長”就是起個潤滑劑的作用,烘托一下氣氛,傳達傳達學校的思想,讓大家在思想溝通上摩擦出火花的同時又不會因為過度碰撞而受傷。
一個工具人調節劑具體能做到哪一步,是當大家的保姆還是當所有人的爸爸,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雖然陳淼現在的表現不錯,不過根據他的履歷來看,穆云并不怎么期待。
但是陳淼聰明又踏實,長得……又挺順眼的,順手培養一下她也不介意。
這不,現在看來就做的挺好的。
自己再留在這里也不太合適,畢竟這是陳淼“自籌自建”的一個社團,責任老師并不適合介入過多。
在短暫的講話后,吩咐他們別留的太晚穆云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