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型的混合涂料,主材料也有朱砂,另外還有銀、氧化鋁、氧化銅和稀土元素等材料研磨成細微顆粒按一定比例混合,經特殊工藝處理之后,再加入特制的粘合劑制成。
這道工序被稱為“涂符”也叫“上色”,這道工序是最重要的。
制作者需要在這個“涂符”過程中,不斷用神念引導靈力,構建出法術模型并維持穩定。要是神念或靈力不足,跟不上“涂符”,模型就構建不起來,這個符箓就廢了。
制作者的水平就體現在這里,“涂符”過程不能太快,否則來不及構建模型,也不能太慢,否則模型構建不了。這就是真正成符的過程,中間不能中斷,否則制符失敗,符胚也廢了。
蘇雷就顯得駕輕就熟了,他閉上眼睛不去看筆頭,而是用神念感受著導靈涂料在紋路上延伸。
他的靈力平穩的輸入導靈涂料,熟練的將一個個云篆、靈紋導入虛空,還原成規則的磚瓦,按照他的意念逐漸塑造成一個三維的,介于有和無的法術模型。
“成了!”
五分鐘之后,蘇雷睜開了眼睛。
“火眼金睛咒”的模型成功構建在符柱內部的虛空中,這是一個仿佛鉆石般的構造。
代表著部分大道規則的云篆和靈紋,不再是二維圖樣,而是以三維狀態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模型的每處關鍵。靈力線和靈力節點按照一定的邏輯將其連接,最終構成了一個可以將本源中的原始能量轉化為超自然效果的存在。
“非常完美!”
不用檢查,他都知道,這次制符極為完美,他在構建模型時簡直行云流水一般。
每一個云篆和靈紋都被放在最合適的地方,每一根靈力線和每一處節點的建立和交叉都得極為完美,沒有絲毫的遲滯和猶豫,期間幾乎沒有思考,一切都自然而然,就好像它們本來就該這里似的。
他馬上操作制符機對符柱進行最后一道工序——封裝。
這道工序其實是最簡單的,沒什么技術含量。一個噴頭伸出,對整個符柱噴了一層特制的快干凝膠。
這層凝膠是一層透明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是防止芯片上那些細微的刻痕和其中的導靈涂料被外界污染、破壞或氧化。但也因為這道簡單的工藝,現代符箓的使用壽命和使用次數都大為提升。
古代道符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消耗品,用了沒了,還不能長時間存放,基本上做出來就要盡快用掉。而現代道符在終端的輔助下,可以使用多次而且長時間保存不會失效。
“賣相還不錯……”
蘇雷戴上手套從制符機里拿出這枚符柱,湊在眼前打量。
成品的符柱上有著紅金色的復雜符文,原本的羊脂玉材質也因為大量靈氣的灌注有了細微改變。對著陽光看,里面似乎有云氣在流動,看起來更是燦燦生輝,仿佛自己在發光。
上面的符文太細小,讓常人來看根本看不清楚,當然這東西本來也不是拿來看的。修士們也不怎么用眼睛看,他們都是拿上手,神識掃一下法術模型,就知道是個什么法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