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泰安宮。
大夏的皇宮名為“泰安宮”,對于在地球看慣了故宮的蘇雷來說,這個宮殿群的風格其實非常的另類。
因為它的主要建筑都是古今結合式樣,雖然外表看起來還是傳統建筑的飛檐斗拱、雕梁畫棟,但是卻并非木結構,而是鋼鐵、合金和水泥為主,輔以玻璃、輕金屬和磚石。
最不一樣的是高度,太和殿是故宮最高的建筑,也就27米不到,連同臺基通高都才35米。這個高度在古代確實算宏偉,但是到了現代就不算什么了。
但是泰安宮不一樣,這里三十米高的建筑算是普遍,四五十米、七八十米的都有。最高的那座名為“升龍塔”的塔形建筑甚至超過了百米。
這些建筑這么高的原因很簡單,層數多啊。像這里的金鑾殿就有十二層,高八十多米。古代宮殿基本上都是平房,而這里全都是樓房,十幾層、幾十層的不要太多。
如果排除建筑的古風外形,與其說是宮殿群,還不如說是現代建筑群。
當然,這是因為整個夏京都是一個建成時間才百多年的新城市。當年建國時,前朝的天順城已經完全毀于大災變,根本不可能再作為首都了。于是太祖就在蘭香盆地的夏江邊上修了這座新首都。
泰安宮的占地面積只有紫禁城的三分之二,但因為高層建筑多,所以房間數量和容積是遠程紫禁城的。但即便是這樣,與大夏帝國這個人間第一強國相比,皇宮的占地面積還是顯得偏小了。很多國家的皇宮甚至離宮占地面積都比它大得多。
泰安宮東部是被稱為“樂安宮”的建筑群,這里是太子成年后的居所,也就是大夏的東宮。
一名東宮官員在前面引路:“蘇先生,陳小姐,這邊請……”
“麻煩了……”蘇雷兩人跟著他一路走進了一間庭院。
他們剛進去,幾個侍從就在議論。
“這位背上那坨藍色的玩意兒是什么?”
“那是條龍,是靈寵……”
“就這么背著靈寵進去?沒人管?而且我看他們居然都沒安檢,就這么直接進去見太子……”
“別多嘴,這是東宮特許……”
蘇雷剛進去,就看到一群人走了過來,為首的是一位穿著傳統式樣的紫色袍服,金環束發的年輕人。
這人看起來不到三十歲,手里拿著一把折扇,相貌相當英俊,因為穿的又是古裝,看起來就跟古裝片的翩翩佳公子似的。
但是蘇雷馬上就認出了,這位就是當今太子。
現代又不是古代,電視網絡那么發達,狗仔隊又多,皇室八卦又是重點收集對面。再說太子監國都已經有十年了,各種重要典禮和儀式就沒少露面。現代的大夏人民不認識太子的還真不多。
“參見太子!”東宮官員連忙鞠躬行禮。
“參見太子……”蘇雷和陳詩奕也連忙鞠躬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