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暗精靈,他們似乎也沒把人類當做能對等談判的種族,只想殺光全人類。
這樣一來,雙方自然是談不攏。
不過第三次世界大戰,也讓人類見識到了暗精靈的底蘊。
當時人類聯軍憑借著各種現代化武器一時間占據了很大的上風,一度收復了整個昆洲的七成面積。
但因為人類諸國內部的矛盾,中東太平道聯盟和西陸諸國都不想大夏更多介入昆洲事務。因為大夏太強了,他們都不想大夏的力量再度擴大,更不希望大夏還更進一步,要是大夏再昆洲的勢力再次擴大,這對于他們都絕對談不上好事。
于是初期人類聯軍大占上風之后,太平道聯盟和西陸諸國就開始拉后腿了。他們不愿意大夏在光復昆洲的作戰中成為主力,就憑借著距離更近,后勤更方便的優勢,丟開原本的夾擊計劃,先行發起總攻。試圖在昆洲占據更多的份額。
而大夏當時因為昆洲距離本土極為遙遠,跨越上萬公里,力量投送不便。而西陸諸國和太平道聯盟甚至找借口封鎖了大陸橫貫鐵路,也停止了后勤供應。使得大夏的后勤只能靠本土提供海運。
眾所周知,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后勤,武器越是先進,對于后勤的依賴就越大。僅僅依靠海運是支撐不起上萬公里外的大規模戰爭的。這點兒運量根本跟不上啊。
大夏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出另外幾家的不懷好意,于是也一氣之下停止推進了。一方面囤積物資,一方面打醬油旁觀。
西陸諸國和太平道聯盟開始高歌猛進,差點兒打穿了整個昆洲大陸,把暗精靈分割成幾塊。但是他們也沒得意多久,暗精靈的反擊就開始了。
雖然暗精靈的武器沒有人類先進,但是他們在法術的造詣卻超過了人類,最主要的是,他們的神明降臨了。
于是深入昆洲的西陸諸國和太平道的軍隊遭到了超過想象的打擊,最前線的軍隊幾乎全滅,原本拿下的地盤也在潰退中吐了出去。
后來要不是大夏眼見不對來了個大穿插,捅了暗精靈的腚眼,讓他們不得不翻身回來救老家。另外兩家搞不好連原有地盤都保不住。
到了后面大家都打不下去了。太平道和西陸諸國損失慘重自不必說,大夏的損失不大,但是后勤跟不上,也不可能一力撐起戰局。
最要命的是,人類各國根本不齊心,仗還沒打完救災互相扯后腿了。太平道和西陸諸國唯恐大夏進一步擴張勢力,不愿意大夏在昆洲得到更多好處。而大夏也不是傻子,當然不愿意白忙活,給另外幾家火中取栗。
另一方的暗精靈,雖然靠著神降大殺特殺,但也不是沒有代價,他們的神明因此陷入長眠,而且這場大戰對于暗精靈也稱得上是傷筋動骨。
于是就以各自的實際控制線為基準,展開了停火談判。
經過幾個月的扯皮和試探,雙方終于達成了和平協議,一直延續至今。
不過,這個和平大家都知道是暫時的,幾方面錯綜復雜的關系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