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喙山屬于凱爾納山脈,凱爾納山脈是一條都帕半島正中的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它從獅舌河沿岸開始,順著半島一直延伸到了臨近海岸的地方。這條山脈也是都帕共和國和黃金瓦爾的界山,山脈東北是都帕的地盤,西南則是瓦爾的國土。
鳥喙山就是在凱爾納山脈最東南的位置,位于莎坦瑪城以北二百公里。
凱爾納山脈西南側是由剛丹河形成的沖積平原,土地十分肥沃,成為了南方最著名糧食產區。在平原和山地之間,有一片丘陵過渡。
人類占據了易于耕作的平原,但是從丘陵開始,就是其他生物的地盤。盤踞這片丘陵和山地的生物主要是大地精和豺狼人,以及食人魔、巨魔等危險的玩意兒。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惡劣,是地球人完全不可想象的。人類的聚居區不遠的地方就是異族的地盤,有的時候甚至還犬牙交錯,連明顯的分界線都沒有。
為了防止這些生物沖擊農業產地,威脅附近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當時的先知莎坦瑪就率領都帕人在最里側的丘陵修筑了一條“千里長城”,將平原部分和山地分割。
此時,一支機械化大軍正順著大路轟轟開來,他們停在了長城腳下,然后一部分人搶占城墻上的要地,一部分人就開始就地建造營地。
一輛裝甲指揮車在城墻下停住,蘇雷下車后就忍不住驚問:“伊莎伯麗女士,這里就是凱爾納長城?”
不光是蘇雷被驚到了,所有的大夏官兵都被驚到了。
因為他們從沒見過這么雄偉的城墻。
雖然大夏的古城墻為數不少,也有類似的邊境的長城,更有幾座著名古都的城墻也是相當出名。但是沒有哪一座有眼前的城墻那么夸張。
凱爾納長城的整個城墻高度約30米,墻基處厚度超過十米。
“我原以為‘十丈城墻’這種事情只有小說里才有,沒想到真的有!”蘇雷都不知道該怎么形容了。
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座城墻不是大夏古典的夯土城墻,而是石墻,真正的純石墻!
更加夸張的是,整個城墻連一條縫都沒有,就好像是用水泥整體澆筑的一樣。
沒錯,它就是一整塊花崗巖,純到連一點兒泥土都沒有。
“臥槽!這真的是古代文明嗎?太驚人了!”
“真是壯觀!聽說了這東西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真是太了不起啦!”
下了車的大夏官兵都忍不住拿出相機和手機拍攝著,一時間到處都是咔嚓聲和議論聲。
倒不是說大夏修不出這種規模的建筑,但那是現代的技術力量。而是這東西是二千多年修的,如果是二千多年前的大夏,那是無論如何都搞不出來的。
反倒是被大夏認為是土包子的杜茲斯人,此時的表現卻相當淡定,一些軍官和法師還在輕松的談論著這道城墻。
“和我們帝都的城墻差不多,都是整體式的。不過規模大多了。”
“我看著有點兒是像是土元素大公的偉力,否則人類不太可能做到。幾千公里的城墻,如果是借助內層位面的土元素大公,幾乎搞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