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漠南生態試驗場。
“呼呼呼~~~~”
一頭龐大的怪獸正在啃食它剛剛收獲的獵物。
這怪獸有著鏟斗般大的頭顱,血盆大口里滿是匕首般的利齒,一對粗長的后腿支撐了肌肉糾結的龐大身軀,體表覆蓋了一層稀疏的羽毛,粗長的尾巴一看就很有力量。不過,它的前肢卻極為短小,看起來就好像沒發育好的畸形,這對小短手絕對摸不到自己的下巴。
如果有古生物愛好者在場,一眼就能認出,這就是中生代人氣最高的物種!
大名鼎鼎的雷克斯暴龍,也就是“霸王龍”!
霸王龍作為暴龍科的模式種,當然不應該存在現代。
它們是生存于白堊紀末期,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后的非鳥恐龍種類之一。雖然它們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但也早該在6500萬年以前就已經全滅了。
而現在,這家伙卻活生生的出現在現代。
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從化石推算,其體長約11.5~15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最重1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6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而眼前這頭霸王龍明顯超過了化石推算的最大個體,其體長達到18米,體重接近20噸。
即使是它的獵物,也相當的不尋常。
這是一頭副巨犀。
這種巨大的長頸犀形獸是體型最大的陸上哺乳動物,體重超過20噸,相當于現代大象的五倍之多,并且食量大得驚人,一天至少要吃掉半噸重的食物,后來由于食物匱乏而走向滅絕。
當然這種巨獸也早就不存在了。它們的生存年代大致在三千萬到兩千五百萬年前,棲息地主要在溫帶草原。從生物學角度來說,他們是食草性的哺乳類─奇蹄類動物。
在距離霸王龍幾公里之外的觀察站里,蘇雷和一幫專家和軍官都在通過屏幕,靜靜看著這一幕野生動物的血腥互動。
修雪安靜的坐在蘇雷邊上,不斷從小包包里掏出魔王肉干往嘴里塞。
謝爾戈那些不聽人話,不肯合作的魔王,不管大小全都進了廚房,還被很多大廚侍候。
魔王們大多肉質上等,細膩嫩滑,所以大多數是用炒、燉、燒等烹飪方式做成各色菜肴,但是也有一些不爭氣的,肉質不怎么好。于是這部分肉就用來熏制和腌制,做成肉干、肉脯等零嘴。
修雪目前吃的肉干就是來自一個不爭氣的魔王,“毒砂親王”鄂-卑爾根特。他的肉質粗糙,還有難以驅除的毒素。很難用常用的方式烹制,因為那些毒素會破壞其他香料,調料和配菜的成分,起不到作用。
于是大廚們只好用高壓鍋煮熟后,再切成片風干,調料除了鹽什么都不加。這種肉干仍然含有劇毒,人類沒法吃,于是全都成為修雪的零食。
“毒砂親王”鄂-卑爾根特出了幾百噸肉,做成肉干也有很多。龍巢團為了便于區別,主要是擔心被不認識的家伙偷吃。就給這種批量制造的肉干準備了專門的包裝。
一公斤一袋,封裝在牛皮紙袋里。紙袋上印了個毒砂親王的Q版形象,還大笑著翹起拇指,然后在封口處印了一排代表有毒的“骷髏頭”警示標志。
“卡茲卡茲~~~”修雪像只松鼠一樣,津津有味的啃著肉干。
這種來自“毒砂親王”的肉根本不是人能吃的,其肉質堅硬無比,堪比防彈纖維板。但是對于修雪來說,根本不是個事,她連坦克裝甲鋼都能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