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無論哪個地方,紙都是一種很珍貴的資源。
像在古代地球,在造紙術發明之前。西方就是用皮紙,而天朝就是用絹帛。
皮紙這東西成本很高,一只羊就能剝出幾張A4大小的皮紙,而且當時還沒有分層技術,無法像后世一張皮能剝出十幾層甚至幾十層來。
而絹帛在古代就是一種大額貨幣,用絹帛寫字,那就是相當于在大面額鈔票上寫字,不是土豪還真干不出來。
嗯,也有相對便宜的,比如竹木簡、莎草紙、泥板之類。
但莎草紙有嚴重的缺陷,一是原料產地單一,只局限于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制作的場所也局限在生長紙莎草的沼澤邊,因而極易形成壟斷。二是質地薄脆易碎,稍微折疊就會破損,這使其難以承受陸路轉運的長途顛簸,只能通過水路運輸。三是極為不耐保存,稍微受潮就會散碎。還有就是它的工藝極為繁瑣,所以造成它的價格也就比皮紙低一點,但是性價比還不如皮紙。
至于竹木簡、泥板之類的玩意兒,作者不把文字斟酌到無一可改,是不會輕易落筆的。因為那不是用筆寫,而是用刀刻的!誰要是用這種東西像現代碼字那樣一天更新幾千字,怕不是第二天手就廢了。
也正是因為古代的紙不是太貴就是太難用,所以中國的文言文才顯得那么精煉,這**都是被逼出來的。
即使現在有了相對廉價的造紙術,但價格也沒到大白菜的地位。而且作用法術描述的載體,那種造紙術做的紙還真不行,甚至連普通的動物皮紙也不行,它無法承載符文的力量。如果要用普通動物的皮,就要事先用法術處理,相當的繁瑣。
而眼前這種紙就明顯是一種極為優秀的紙張,原料來自惡魔這種超凡生物,足以。而且做工極為精致,每一張都是統一的大小,其薄如蟬翼,卻又堅韌無比,而且平整光滑,沒有一絲褶皺和缺陷。
“這紙多少錢?”
尼爾斯坦詢問道。他明顯感到,燭堡用的那些法術用紙根本無法和這種皮紙比,先不說材料問題,就是做工也被甩開了八條街。
“99金幣一刀……”科恩法師一臉撿到便宜了的表情。
尼爾斯坦吃了一驚:“一張還不到一個金幣,這么便宜嗎?法術用羊皮紙都要2金幣一張,還沒這么大,做工就更不用說了……”
普通羊皮紙大約是4個標準銀幣一張,大小比16開紙略小。但法術用皮紙要經過特殊工藝制作,價格就飆升到了2金幣一張。兩者的區別就類似普通書寫紙和照片紙。
“知道他們是從哪進的貨嗎?這個圖書館可不像是能夠制造這種惡魔皮紙的地方……”他準備大量購入這種紙張。
99金幣一刀的法術用紙,真是太良心了。尼爾斯坦以前也用過惡魔皮紙,但是這種東西沒法量產,每張價格起碼5個金幣起。
“我問過,他們說是汰選教會的代售點。我看了下,他們除了紙,還有筆墨出售……您看……”樂滋滋的從空間袋里又掏出了幾只羽毛筆和幾瓶墨水。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