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能用憑條支付,并約定仲冬節之后,再輸送至少價值二萬金幣的奴隸過來,為什么是二萬金幣,那當然是需要賣出去一部分把路費爭出來啊!
大量的奴隸和人口涌入讓原本還算井井有條的教區營地頓時變得十分的擁擠而且混亂,斗毆、偷竊、猥褻甚至殺人事件都時有發生。科利爾主教雖然從來沒有組織這種規模生產活動的經驗,但是這種事情難不住這頭赤銅龍。
他用了非常簡單粗暴,但是很有效的方法。凡是不老實的,立刻拖出來處以從鞭刑到丟去蜂巢喂血蜂的懲罰措施下,整個營地才稍微的平靜下來。
在聘請來的大夏參謀團的策劃下,這些奴隸被按照性別、年齡和特長分為了幾個組。
一個是建筑組,由那些已經轉職為建筑師的狗頭人們帶著干活,負責建造教區總部和住宿區。這些都是沒有一技之長的純苦力或者被抓到的山賊土匪,他們的作用就是單純的體力勞動,例如篩沙子、搬磚等工作。
剩下兩個組就是從奴隸當中挑選出的有一技之長的類型,那些從穆爾霍蘭德以及其他地方弄到的破產農民甚至被抓捕到的無辜半精靈們被丟進了農業組內,他們的工作就是把周圍那些荒地開墾成耕地和牧場,種上豆類、牧草和綠肥作物。
然后在那些較為肥沃的小塊田地里面栽種上胡椒、姜、丁香和肉豆蔻,由科利爾主教帶著牧師們親自施法,為這些單獨的小塊田地施展對應的神術,創造出對應的環境條件。
他可不會如同總教區那樣把這些昂貴的香料給普通的奴隸和信徒吃,這些香料的主要用途是祭祀,剩下的當然是兜售給那些過來的商人啦。這些玩意兒根本不愁脫手,哪個貴族愿意吃沒有胡椒、生姜和香葉的只有鹽的白水煮肉呢?
同樣,他也不愿意讓那些苦力和信徒吃上肉食和蜂蜜,這些東西除了必要的祭祀需要外,其他都是可以出口創匯的好玩意兒。至于說新發展的信徒和這些奴隸嘛,能夠吃飽土豆和面包已經是大大的優待了。
要知道,像教會提供的這種只取一級粉和二級粉(小麥芯和靠近小麥芯的部分可能混麩皮的是全麥粉)做的柔軟、甜美的發酵白面包可不是什么大路貨,在過去可是國王才能頓頓吃的。現在雖然生產力發展了一些,但是也只有中等貴族才能頓頓吃。
當然,這和教會沒有使用傳統的石磨,而是使用了更為沉重且不會產生砂礫和石屑的鋼輥作為面粉制取工具有關,通過這種方式也就不需要反復的篩取就能獲得良好的低筋面粉。
至于瓦爾半島大量出產的稻米,雖然價格更便宜。但是因為運費過高,反而不能像面粉一樣大量供應。畢竟大陸上種小麥的多。
………………………………
PS:以下重復,一小時后刷新。
“都用憑條吧,我們的貨款還有用……”管事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