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因為一些惡事被那三位少俠抓住了,不脫一層皮別想脫身。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冬林縣的風氣卻要比其它地方好上很多,不說夜不閉戶,至少流氓土匪等等之類的家伙很少。
就連林團長之所以約束軍紀,也是因為這三位少俠。
沒法,萬一因為軍紀的事情,這三位少俠打上門來,自己保安團那一百多條破槍,壓根就頂不了事好吧。
綜上所述,冬林縣的老百姓相對于其它縣而言,日子要好過得多。
不過平靜的日子總歸不會一直保持下去。
一年多之后,省城就出了變故。
執掌六江省的軍閥大佬馬華登,在與鄰省軍閥李長仙爭奪地盤的時候,手下兩個師長被對方收買,結果在臨陣的時候,兩個師長倒戈一擊,與李長仙的部隊聯合,打得馬華登剩下的三個師直接崩盤。
最終馬華登不得不登報宣告下野,前往沿海寓居,算是退出了青龍國的政治舞臺。
李長仙的軍隊隨即入駐六江省。
像冬林縣保安團這樣的地方三流部隊,連反抗的心都沒有,只能老老實實的投靠過去。
而李長仙則認為那些保安團養起來費錢,必須接受改編。
林團長手下的保安團直接被解散,李長仙的一個步兵營被派了過來,駐扎在冬林縣,保護冬林縣的安全。
至于林團長則只是得了一個軍隊后勤保障官的職位。
說白了,就是讓林團長去幫著李長仙的軍隊籌集軍餉罷了。
畢竟李長仙在起家的時候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土匪,名聲太臭了點,那些士紳都不愿意和李長仙的人打交道。
簡單來說,李長仙的那個步兵營駐扎在冬林縣后,冬林縣的治安環境隨即就惡化了下來。
原因很簡單,李長仙以前只是一個土匪,在接受招安之后,搖身一變成為保安團團長。
在鄰省諸多軍閥的混戰之中,他依靠出賣上峰,左右逢源,賄賂送禮,一步步的爬到了鄰省督軍的寶座上。
為了擴大自己的實力,他瘋狂擴充軍隊,他手下那些部隊里充斥了大量招安而來的土匪,流氓乃至于從牢房里放出來的犯人。
因此,這李長仙部隊的軍紀如何,可想而知。
在短短三個月時間里,冬林縣城乃至于四周鄉鎮的治安就惡化到極致。
縣城里經常能夠看到歪戴帽子,斜跨火槍,一臉兇神惡煞的逛街,他們看到什么好東西都要搶,餓了就隨便選個飯館酒樓進去,白吃白喝不說,惹得他們不高興,直接就將你這飯館酒樓給砸掉。
一時間,冬林縣的經濟較之隨即衰落,民眾苦不堪言。
李尺丈等人雖說頻頻出手,懲戒了不少為非作歹的。
7017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