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是那些沒有品階的小吏,在張屠夫面前也是老爺了
張屠夫這一輩子都想要讓自己的家族出人頭地。
只不過他的小兒子張舉太看上去不太聰明的樣子,因而他就轉而求其次,希望自家女兒能夠當上官家夫人。
否則的話,以方文云家的窮困,張屠夫也不可能投入這么大。
不得不說,張屠夫的想法是很好的。
只可惜,他女婿方文云在考上秀才之后,似乎文運就結束了。
20歲的時候前往銅峰郡參加省試,結果沒有上榜。
22歲時,再度參加省試,又名落孫山。
而在24歲前往參加省試的時候,方文云因病死在了考院內。
那個時候,方明瑞才5歲。
從此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由于秀才的待遇只有在生前才可以享受,因而在方文云死后,方家的處境很快就陷入到困境之中。
如果不是張屠夫心痛女兒的話,大概方明瑞早就餓死了。
在方明瑞八歲的時候,方張氏咬牙籌備了束脩之禮,將方明瑞送到了鄉里的一家私塾啟蒙上學。
這一晃就是六年時間過去了。
方小悅降臨的這個時候,方明瑞剛滿14歲不到三個月。
難怪感覺自己身體這么虛弱。
方小悅皺了皺眉頭,按道理這個時候,自己應該在清風私塾里上課。
或許是一直吃得不怎么好,再加上曾經得過一場大病,身體一直虛弱,應該是上學的途中甩下了田坎
好吧,這段記憶很模湖,方小悅揪著眉頭尋思了好一會兒之后,都沒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過躺在泥漿里,自己也休息了一會,多少有些力氣了,方小悅隨即掙扎著爬了起來,將掉落泥漿里的書籠撿起,甩了甩泥水。
還好,由于書籠里面放著筆墨紙硯,因而書籠的結構是雙層,即便是掉落到田里,里面的筆墨紙硯也沒有被泥漿污染。
這的確是個好消息,畢竟以方家現在的家境,想要置辦好這一套文房四寶,可是要省吃儉用好久的。
將書籠背上,方小悅就憑著記憶,來到了清風私塾。
清風私塾并不大,實際上就是塾師黃德豐的家罷了。實際上在鄉下,大多數私塾都是如此。
這樣的私塾往往就只有一個塾師,一年收十多個學生的束脩,也勉強能夠度日了。
清風私塾大門開啟著,里面傳來朗朗讀書聲。
毫無疑問,已經開始上課了。
方小悅來到上課的堂屋。
面色有些蒼老,頭發兩鬢有些花白的黃德豐則坐在桌后,看著學生們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