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這位李舉人的模樣倒也不奇怪。
據他自己喝了幾杯酒之后的暢談,他25歲中秀才,30歲中舉人,之后連續上京趕考三次不中,這已經是第四次了。
當然,他這次也想得很通透了。
如果這次依然不能上榜的話,那么他也準備申報補官了。
畢竟,連續四次會試,已經讓他家境變得貧寒,再也沒有余力繼續考下去。
再加上他現在年紀也上來了,思維也逐漸變得遲鈍,想要和方小悅這樣的新進舉人在會試里拼殺,難度也變得大了很多。
當然,他也有讀書人的傲氣,在方小悅面前,還擺出了一副老前輩的架勢,做出一副指點江山的派頭。
可在一次吃飯時,他得知方小悅竟然是將進酒的作者,頓時面色大變,轉而變得對方小悅恭敬了數分,甚至于舔著臉向方小悅求了一副將進酒的筆墨。
對于這位李舉人的前后變化,在一旁看得很清楚的張元明回到艙室,還頗為不屑“這李舉人也太市儈了吧”
方小悅非但沒有跟著去嘲笑對方,反倒替那李舉人言說了兩句“表哥,你這倒是說差了,文人自有風骨,但在他們喜歡的東西面前,有些變化也屬于正常的。”
當然,實際上,方小悅也看出了那李舉人求自己筆墨的主要原因。
無非就是想要將自己的筆墨賣個好價錢。
據說自己的將進酒現在已經傳到了京城,不但青樓里廣為傳唱,甚至于達官貴人都有對其愛好者。
可以想象,這么一副作者親筆撰寫的將進酒,可以賣出什么樣的價錢。
當然,如果那李舉人朝著自己借錢的話,自己肯定是不借的。
但僅僅只是一副筆墨,方小悅倒也沒有看得那么重。
在不違反自己原則的情況之下,一副筆墨能夠解對方的急,讓對方對自己心懷感激,也算是值得了。
并且,這或許也會傳為一樁美談。
方小悅乘船仗義贈詩,李舉人轉手賣錢解貧。
當然,方小悅在船上也不是只會吃吃喝喝,找李舉人聊天,更多的時候,他則是在艙室內練字、練功。
他練字的時候,張元明還很正常的在一旁躺著睡覺,可在方小悅開始練習武曲樁的時候,張元明的眼睛就亮了。
用張元明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他從小就有一個大俠夢。
小時候,他就向往著評書人嘴里傳頌的大俠,渴望自己能夠飛檐走壁,四處仗義游俠,被百姓口中稱頌。
只可惜,父母將他送進了私塾,打斷了他的美夢。
等到他實在學不下去退學的時候,他也沒有了機會去繼續幻想。
但這顆大俠夢深深埋藏在他心里,直到這時都沒有熄滅。
面對表哥想要跟著自己學武的念頭,方小悅略微猶豫了一下。
什么樣的能力見識什么樣的世界。
這一點,他早就知道了。
可以想象,如果張元明一直都是個普通老百姓的話,雖說過得貧困一些,但會少掉很多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