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不少邊軍乃至于郡兵里的高層將領,都是由禁軍士兵升遷而來。
這無形之中就加強了皇權對軍權的掌控。
當然,由此也可以看出,皇帝對會試的重視程度。
這一屆會考的主考官,副考官等等官員已經早早進入考院就位。
考生們也陸陸續續從京城各處趕來,匯聚在考院之外排隊,等候進入。
方小悅下了馬車就讓張元明乘坐馬車回去了。
畢竟這會考相對于省試而言,考試的時間長達三天,完全沒必要在外等候。
不過會試的考生規模絲毫不亞于省試。
簡單來說,有資格參加會試的考生除了來自于各省的舉人之外,還有來自于國子監的監生。
這國子監在大澤國的地位差不多就等同于方小悅原世界的大學,里面的教授什么的都是大澤國頗有名望的儒生,甚至于還有幾位乃是大儒。
而國子監的監生則有幾個來源。
其一便是秀才,明面上,秀才可以通過被大儒、地方文宗乃至于官府推薦進入國子監就讀,但實際上就是富人子弟避開省試參加會試的捷徑,需要交錢。
當然,這個學費就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承受的。
一年少則200兩,多則上千兩。
其主要就是看推薦人的身份而論。
當然也有不是秀才功名,但家里捐錢夠多而進入國子監的。
因而這種監生也被稱為捐監。
第二種就是蔭監,多數都因為父輩為官而獲得的恩蔭,也有父輩死在任上之后的朝廷恩典,被稱為難蔭。這種監生連秀才都不用考,就可以參加會試,著實是占了父輩的光。
第三種則是舉監。
但凡會試落榜的舉人,都可以申請進入國子監就讀,等待三年之后的會考,同時提升自己。
因而叫舉監。
當然,舉監本來就擁有參加會試的資格,但他們進入國子監也是要交一定學費的,只不過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導,以及結識一些人脈,每次會試之后,都會有不少舉人進入國子監就讀。
大澤國一共有四十八省,光是這些省進京趕考的舉人就有三千多人,再加上國子監也有一千多人參考,因而這屆會試的考生人數達到了五千人之多。
方小悅排在隊列里,看著幾條通道上排得密密麻麻的考生,心里也不由得嘆息。
這考生就有五千多人,可偏偏由于大澤國承平兩百多年,上上下下的官位早就填滿了,每年空出來的官位也是很少的。
因而這些年的會試,每屆錄取名額基本上都在4050人之間浮動。
有些年份的會試錄取名額甚至于只有30來人。
當然,這也是為什么開國之初的時候,舉人就可以做到三品大官去,而現在舉人任官上限被牢牢鎖定在正七品的主要原因。
猛虎道長
tart”bnk”"tart"bnk"htts:enxuei8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