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嘛,有客登門,自然就不可能慢慢的寫了。
至于那些村民,對此并沒有什么不滿意的,畢竟是免費的狀元文墨,還想什么呢。
匆匆將對聯寫完,方小悅回家之后就看到錢來鵬那群仆人正將幾輛馬車上運載的貨物卸載下來。
各種各樣價值不菲的禮物。
方小悅目光一掃,瞬間就得出了答桉。
價值不會低于一萬兩銀子
要知道像礦爐縣這樣的中縣,一年的稅銀也就只有三萬兩。
這院子里堆放的禮物就等于礦爐縣四個月的稅銀了。
“錢兄,你這是”
方小悅急忙上前問道。
“區區薄禮,還望方賢弟不要推辭。”
錢來鵬此時也是順著桿爬,將方小悅稱為賢弟。
方小悅一番推辭之后,只能很懊悔的收下了這份薄禮。
不打不得說,這錢來鵬很會來事,送來的禮物有大半都很得方母的歡心。
譬如那尊七寸高的純金佛像以及一座白玉打造的蓮花菩薩像。
光這兩樣,其價值就不低于兩千五百兩白銀。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很適合方小悅使用的禮物。
譬如那塊空白的雞血石印章,十塊高檔玉佩,二十塊上好的香松墨錠等等。
當然價值最高的還是那一張五千兩的金寶錢莊銀票,全國通兌。
這錢來鵬也是個妙人,去拜見了一下方母之后,便告辭離開,連午飯都沒有吃一頓。
說實話,方母之前也是跟著方小悅收了不少禮物,可這錢來鵬送來的這些禮物讓方母心里都有些顫抖。
“兒啊,這些禮物收了不會出事吧”
方母總歸是擔心影響到兒子的仕途。
方小悅倒是搖了搖頭“無妨,尋常往來罷了。”
這些時間里,他對大澤國的官場倒是了解了不少。
說實話,像錢來鵬這樣一次送來上萬兩白銀的禮物,看上去很多,但實際上放在大澤國官場里,只能說小額往來罷了。在大澤國東面沿海的狂濤省,由于盛產食鹽,有著不少家底豐厚的鹽商。
據說每一任狂濤省的巡撫大人上任,這些鹽商都會送上厚禮,少則一兩萬,多則五六萬。
當然,自己也不是巡撫,那錢來鵬也不是鹽商,就這樣平白無故的送上這些厚禮,恐怕日后需要還上一個大人情了。
而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方小悅也沒有得到清閑,一些親戚找上了門。
其中有方家這邊的,也有張家這邊的,基本上都是血緣關系遠到出五服的遠方親戚。
可別小瞧了這個時代這些人對一位狀元爺的攀附心理。
這一點從那位縣令方長涇身上就可以看出。
實際上,方小悅都懷疑自己回家的消息就是那位方長涇放出去的,不然這些遠方親戚平時壓根就沒走動過,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