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銅達斯汗再傻也知道,如果自己這個時候殺入大河省的話,就算很容易被甕中捉鱉。
這支來自于大河省的援軍再傻也知道將自己的退路阻斷,而殺入大河省之后,必然會面臨來自于四面八方的敵人。
到那個時候,就算是騎兵再能跑,也是需要休息的,在源源不斷的敵人攻擊之下,自己這支騎兵必然會盡數戰損。
再說了,大澤人都說過,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銅達斯汗再魯莽,也不會愿意將自己小命就這么送掉的。
更何況,即便他這樣做了,能夠得到好處的也只是金魯汗。
光這么一想,銅達斯汗就恨得咬牙,決計不愿意為金魯汗做出犧牲。
如此數番考慮之后,銅達斯汗就準備撤兵了。
畢竟在多種考慮之后,只有撤兵最安全。
就算是回去之后,被金魯汗懲罰,自己也不是沒有絲毫反抗的機會。
因而就在次日清晨,嚴陣以待整整一夜的大河省援軍感覺不對勁,派出斥候查看才知道,西宛蠻族跑了。
沒錯,西宛蠻族的營地狼狽不堪,除了撤退時丟下的一些凌亂雜物之外,騎兵什么的都消失了。
而大河省援軍的主帥在猶豫片刻之后,派出了斥候探查蠻族大軍撤離方向,同時安排軍隊緩緩拔營前行。
沒法,即便是有道官利用道術通訊,大澤國這邊的將領也不敢胡亂追擊。
畢竟對方全員皆是騎兵,機動性太強了。
萬一對方布置一個陷阱,自己一頭撞進去,那就是跑都跑不掉。
實際上就在大河省援軍拔營而行的時候,方小悅手持縣令大印拜會了大河省援軍的主帥李真書。
此人乃是大河省諸衛指揮僉事,正四品的武將。
要說官銜,這李真書比方小悅高多了。
可由于大澤國承平多年,文官的地位總歸是要高過武官的。
當然,大澤國的文武地位差異倒沒有方小悅原世界一些朝代那么夸張。
見到手持縣令大印的方小悅,把守營門的兵丁隨即入內匯報。
很快就有一名精神抖擻的小將迎出,在驗過官身之后,就帶著數名兵丁將方小悅一路送到了中軍大帳。
作為正四品武將,李真書還是有自己的威嚴的,因而他并沒有出帳迎接從六品的方小悅。
但由于方小悅乃是文官,又是本地的主官,再加上從六品,一看就知道來歷不凡。
因而在方小悅進了中軍大帳之后,李真書隨即便起身迎接“哈哈哈,早就聽聞了方大人率領全縣民眾力敵蠻族的壯舉,今日一見,方大人果然是年少英偉啊。”
“來來來,我給方大人介紹一下。”
李真書隨后就故作熱情,拉著方小悅的手,將中軍大帳里就坐的將領盡數介紹了一遍。
雖說中軍大帳里多數都是李真書的屬下將領,但還是有兩人引起了方小悅的注意。
其一乃是監軍張年希,此人乃是朝廷下派的巡查御史,正八品。
其二則是道監司駐大河省省城的一位道官,明知不知道,李真書介紹的是對方道官官銜,右玄靈大人,從八品。
這兩位的官品很低,但在大帳之中卻是坐在了主帥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