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國國土面積大約有9萬平方公里,氣候大多為熱帶季風氣候。
其北面與炫炎國接壤,南面則是海洋,擁有金銀銅鐵,鉆石,玉石等等多種礦藏。
其北方為山區,南方為平原,有河流上百條,主要作物為水稻,由于氣候的關系,水稻一年兩熟,臨近海邊的南方可做到一年三熟。
要說就這個條件,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過得很富足了。
畢竟農業是決定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農業好的國家,再差也有三成。
可偏偏這個翠冷撒這個國家北方和南方的部族分成十多個派系,一直相互爭斗,不說殺得血流成河,隔三差五打上一仗卻是有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翠冷撒這個國家的經濟一直處于世界各國經濟的尾巴。
詭異事件就發生在翠冷撒北部的一個山谷內。
這個山谷乃是扎不魯部族的領地。
扎不魯部族在翠冷撒的十多個部族里只能算是比較弱勢的。
畢竟在翠冷撒最強大的部族有上百萬人口,中等部族也有五六十萬人口。
而扎不魯部族則只有三十來萬人口。
也正是如此,扎不魯部族的地盤也是最小,只占據了北方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山區。
由于這里交通不便,農業不發達,挖出來的礦藏經過商人們的一番挑剔之后,所獲不多,因而這里的老百姓過得都比較貧困。
簡單來說,在這里能夠修得起磚瓦房的人家都算是富裕家庭了,而一般人家連輛二手自行車都沒有。
山谷旁邊兩公里不到的距離就有一座翠冷撒的村莊。
這座村莊以挖掘礦石為生,順便在村莊附近開墾出來的土地上種一些紅薯。
這也是無奈的事情。
要說南方的土地可謂是能夠捏出油來,加上氣候較好,不管種植什么農作物,都能夠獲得豐收。
可北方就不一樣了。
雖說北方的礦藏較之南方豐富,但這里最大的氣候特征就是天氣炎熱,雨水多
要說這樣的氣候特征是很適合農業的。
可偏偏北方由于是山區,加上雨水很多,大量雨水長年累月的沖刷,導致了淋溶作用。
所謂的淋溶現象,也就是雨水大量滲透土壤之后,將土壤里的營養物質帶走,使得土壤變得較具酸性而貧瘠,不適合種植農作物。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唯一能夠耕種的作物就是紅薯。
因為紅薯對土壤的要求不算高。
但即便是如此,他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紅薯也只有手指頭粗細。
田地里的耕種完全無法滿足他們對食物的需求。
因而這個村莊只能夠將青壯派出,前往部族頭人掌控的礦山打工,用辛辛苦苦的勞力去換取少得可憐的食物。
這并不奇怪,別以為部族頭人就一定會對部族族人好了。
他們也是人,人性是自私的。
之前大家都沒得吃還好,可等到這里發現礦山之后,情況就出現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