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最終降低高空,一頭扎入到海洋之中消失不見。
原來如此。
到了這個時候,泰德拉國一干專家方才知道這飛機變的魚是入了海。
但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這飛機變成的魚入了海怎么找
很快,泰德拉國的十多艘潛艇隨即出港入海,搜尋飛機魚。
之前就說過了,泰德拉這個國家在百年之前算得上是世界最強。
其一次海軍閱兵式,就能夠匯聚五百多艘當時最先進的鐵甲艦
可以這么說,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于阻擋泰德拉的兵峰。
可問題是一百來年時間過去,泰德拉已經衰落。
整個泰德拉現在也就只能夠派出十多艘潛艇了。
可這十多艘潛艇在海里轉悠了好幾天,都沒能發現那些飛機變的魚。
沒法,海洋太遼闊了。
別說藏那么幾條魚,就算是一座島嶼變成魚,潛入海里,都很難找到的。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飛機變魚的怪異事件出現得越發頻繁。
連續半個月時間,每隔一天就會有一架飛機變成魚,然后入海消失。
這半個月下來,失蹤的飛機就達到了7架。
雖說里面只有3架是客機,其余3架是飛行俱樂部的教練機,但最后1架就讓泰德拉國高層有些炸裂了。
是一架泰德拉國重金從丑德拉斯國購買的第六代雙發重型戰機,颶風戰斗機。
之前說過了,百年衰退,使得泰德拉國在軍事上落敗很多。
尤其是一些尖端軍事科技上,泰德拉國不但沒有進步,反倒因為一些科學家年邁去世而倒退了。
就拿戰斗機來說,泰德拉國能夠制造出小型客機,但就是沒能力制造戰斗機。
近二十年,泰德拉國的戰斗機基本上都是從丑德拉斯那里采購。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泰德拉國的戰斗機數量一直都在150架左右徘徊。
當然,對于泰德拉國的領土面積而言,150架戰斗機足以護衛其領空了,可問題是泰德拉的戰斗機有30多架是航母的艦載機。
艦載機基本上都是單發的輕型機。
這并不奇怪,航母的甲板長度永遠不可能比陸地空軍基地里的跑道長。
過短的炮道壓根就無法讓雙發重型機有足夠的起飛距離。
再說了,剩下的120架戰斗機也不都是雙發重型機。
泰德拉國從丑德拉斯采購的雙發重型戰機一共有只有34架,其中最新式的颶風戰斗機就只有12架,也就只夠湊成一個戰斗機中隊的數量。
像這樣的戰斗機在國家層次上肯定沒法和蘑菇云之類的軍國重器相比,但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準。
這樣的戰斗機摔一架,泰德拉國上下都要震驚。
當然,除此之外,那三架客機上還載有1300多人的乘客和機組人員。
這些乘客可不都是泰德拉人,還有丑德拉斯人,炫炎人等等國家的人。
因而不管是各國的詢問還是輿論都讓泰德拉國高層感覺壓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