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這2000萬入住空間站的人口,素質無疑會比較高。
原因很簡單,由這些小國自己分配的話,猜都能夠猜到分到名額的人群是哪些。
必然是這些小國里的精英階層。
譬如公務員、企業家、科研人員等等之類。
那些普通小民估計也會有一些名額,但絕對不會多。
因為這些小國的人口加在一起,也超過了15億。
而從15億人口里挑選出2000萬入住人口,想一想也會是個什么情況。
畢竟對于絕大多數的人來說,入住空間站就等于安全有了保證
如同一部末日電影里的船票一般
很快,來自于這些小國的移民很快就塞滿了整整三個空間站。
沒辦法,這些人都托兒帶口的,總人數遠遠超過了2000萬,接近6000萬。
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這些人口都是那些小國的精華所在,整體教育水平較高。
當然,方小悅倒也不是為了這些人口紅利。
畢竟再高級的人口紅利,也比不上那些工程機器人以及ai智能所產生的效益。
可以這么說,以現在方小悅在太空里所掌握的資源,供應母星上所有人類都不是問題的。
畢竟普通人類的消耗是很小的。
一個空間站每年所能夠生產的人工蛋白質,人工面粉足可以供應6000萬人口的吃喝消費。
不過話說回來,隨著入住空間站的人口越來越多,對于天然食物的消耗也隨之暴增。
畢竟大多數人都不太愿意長時間食用人工合成食物。
這并不奇怪,人工合成食物乃是ai智能指導人工合成食品工廠加工而來,但別指望ai智能能夠知道人類喜歡什么味道。
因而加工出來的人工合成食物,就味道而言,簡直就是一言難盡。
你要說絕對難吃是不可能的,最初吃的時候,還會感覺很美味,但你多吃幾次之后,就會感覺很難下咽。
就好似加多了味精的炒菜一樣。
因而就算是最節約的家庭,在空間站里吃了一段時間的人工合成食物之后,都會選擇使用信用點去超市購買天然牛肉、豬肉、羊肉乃至于各種蔬菜。
也正是這樣,方小悅不得不在各大空間站的空余空間里設置了大量的太空農田以及牧場。
還好,大多數空間站里的人口都處于1500萬以下,因而這些太空農田、牧場至少能夠供應空間站自身百分之三十的天然食物。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
諸天降臨之主
但更多的天然食物供應就只能夠在太空里修建專門的太空農田、牧場了。
在方小悅的設計里,這些太空農田主要框架結構乃是由廉價至極的硅晶構成。
相對于鋼鐵來說,硅這種元素在太空里儲量更大,分布更廣泛。
在小行星帶里,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小行星乃至于隕石都是巖石質地,只有百分之十八的小行星、隕石是金屬質地。
而這些巖石質地的小行星、隕石在采取了礦產之后,剩下的廢渣就會被熔煉成為特殊的硅晶產物,用來在太空里構建廉價的太空建筑物。
而太空農田和牧場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相對于金屬結構來說,這種特殊硅晶結構的強度是比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