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由于山勢險峻,每年都有進山的采藥人墜崖身亡,再加上出沒的野豬,黑熊,因而這些年來,一般人都不會進山。
進山前,方小悅按照崔山貴的記憶,在山口立了石頭,拜了拜山神,方才起身,扛著鋤頭繼續前進。
這里的植被太茂盛了,采藥人開辟出來的山路已經被茂密的植物覆蓋。
方小悅每前進一步都需要與延伸出來的藤蔓,枝條搏斗。
在抵達一個小山坪的時候,他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喘了會氣。
早知道這樣,自己之前就應該去借一把菜刀了。
這鋤頭拿來開路,真心太不方便了。
享受了一下山里的清涼,方小悅目光順著小山坪四周看去。
這里四周長著高大的喬木,擋住了不少陽光。
就這么仔細看了一圈,他就發現了不少草藥。
在這里,當歸是最多的,其次就是枸杞,只可惜這個時候不是枸杞結實的時間段。
方小悅既然發現了藥材,也沒有繼續休息下去,當即就揮動鋤頭挖了起來,沒幾下,就將一顆當歸的根給挖了出來。
當歸這種藥材可是好東西,其有著補氣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
在南鄉縣一帶,就有著食用當歸的傳統。
一般來說都是將當歸,花生,紅棗,姜片與土雞一并燉湯,或者就是與乳鴿一并燉湯。
這兩種方法都是逢年過節時的上佳藥膳。
方小悅挖這些當歸,并不是想著去縣城里賣錢,而是準備拿回去,與那兩只蛋雞一并燉湯,好好補一下自己與閨女的身體。
的確,崔小英現在看上都有些營養不良了,都快十歲的丫頭了,看上去才七八歲。
挖了一大堆當歸之后,方小悅發現自己忘記帶背篼上來。
好吧,實際上這并不是他忘記了,而是家里壓根就沒有背篼。
做背篼是需要竹子的,而大東村的竹林都是張地主的,竹子是需要花錢買的!
所以他沒背篼。
不過那是崔山貴罷了,現在換成了方小悅,沒背篼壓根就不是什么問題。
將一棵樹上垂落下來的白藤拉扯一番,找到藤根,砍掉藤根,將整個白藤拉拽下來,去掉不必要的枝葉,然后用鋤頭砍斷的樹枝作為支撐,一層層的編制下來。
沒多久功夫,一個背篼就編制好了。
毫無疑問,以方小悅現在物品制造5級的加成效果,這么個背篼編制出來,雖說就只是最普通的款式,也沒有什么花紋裝飾,但放在地上就是一件藝術品。
整個背篼從內到外,從上到下,都看不到一點瑕疵。
當然,非要挑刺的話,那就是這白藤沒有經過晾曬,還是青條,時間長了,背篼就可能會變形。
但就算是如此,經過方小悅手編制出來的背篼,變形的時間也會延后很久的。
將當歸裝上,方小悅又沿著山脊向前走了一段距離,這一路過去,還挖了幾個山芋,幾根黃精。
等他下坡的時候,卻發現了一棵板栗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