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出來了,也經過了陳主治的修正和整理。
通訊作者是方小悅,第一作者是方小悅,第二作者是陳主治,江主治,麻醉老湯。
要說這篇論文里,老湯的貢獻還是很大的,他從一個西醫麻醉師的角度對這種源自于中醫的銀針麻醉進行一些淺顯的研究。
方小悅原本打算將他放在第一作者并列的,可老湯執意不肯。
不過即便是如此,方小悅也準備以后到了國立第一醫院后,如果有了實驗室,那么就將老湯任命為實驗室的負責人。
畢竟老湯現在對銀針麻醉也開始逐步入門了,有了這個基礎,以后的研究工作,老湯還能夠幫上很大忙的。
至于論文署名,方小悅相信,老湯還是會有很多機會。
更何況,在這篇論文的基礎上,老湯是可以延伸寫一些東西的。
論文投出去了,方小悅借機給自己放了一個假,給大家的理由是好好放松一下。
對此,大家都表示理解和歡呼。
畢竟像陳主治,鄭護士這樣已經結婚的,跟著方小悅忙碌了這么久,家里未必沒有怨言,趁著老板放假的空檔,他們回去安撫一下老婆,老公,也是很有必要的。
否則時間長了,后院的葡萄架倒了,麻煩就大了。
至于江主治和老湯倒沒有趁機放假的打算,兩人湊到一起,據說是想要合作寫一篇論文出來。
且不提市醫院那些醫生對于方小悅放假帶來的喜悅,只說方小悅放假后,就背著背包從公寓離開了。
他這次連車都沒有開,一路徒步旅行,沿著遙江省各地的風景名勝轉了一圈之后,方才一頭朝著蘆葦市返回。
而洪福縣,正在徒步返回蘆葦市的線路上。
深夜,皎潔的月光灑落下來,輕輕吹拂的清風,驅散了白天殘留下來的一絲絲熱量。
方小悅略微感應了一下那一縷禪氣之后,腳步不停,迅速爬上了一座山,朝著東面遙望而去。
吳三且就在這個方向。
讓他有些疑惑的是,這吳三且竟然沒有在洪湖縣城里。
他對吳三且的底細還是有所了解的。
吳三且這人從小就好吃懶做,讀書不努力,初中沒畢業就輟學進入社會,跟著某位大哥當過相當一段時間的混子。
只不過,他在好吃懶做方面著實表現太優異了,以至于那位大哥都看不上他,一直沒有提拔他,因而在那位大哥進監獄的時候,他竟然因為沒有太過于參與團伙內的事情,被放過了。
不過這段歷史反倒成為了他經常炫耀的資歷,平時在街道上混吃混喝的時候,總會將這件事情拿出來吹噓一番,大概意思就是他當年是如何如何的勇猛,兩把菜刀殺穿一條街之類。
可問題是嘴巴上吹得再厲害,人還得吃飯啊。
尤其是結婚之后,他老婆比他還要好吃懶做,一天躺在家里,家務事不做不說,也不愿意出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