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畫一張好圖,還是能夠很直觀讓別人了解到自己的設計意圖等等情況的。
在工業組內部會議討論爭辯兩個小時之后,什么前裝火繩槍等等之類的設計直接就被淘汰了。
開什么玩笑呢,這個時候,前裝火繩槍已經很普及了。
不管是西方的軍隊還是明軍,都有各種各樣的前裝火繩槍。
在三十多年前,法**隊已經開始裝備燧發槍了,只不過由于亨利四世被刺殺,加上不少法軍將領反對這種武器的裝備,使得燧發槍在歐洲軍隊的裝備拖后了很長時間。
但現在的歐洲一些軍隊也開始在少量裝備燧發槍了。
制造一種已經快要別淘汰的武器來裝備歸化軍?這是作死嗎?
最終送到臨時管委會供各位領導討論決定的三款武器分別是米尼步槍,褐貝絲步槍,霍爾步槍。
米尼步槍,乃是一款后裝燧發線膛槍,使用鉛彈。全槍重4.8公斤.口徑17.8毫米.每發子彈重殺傷距離可達918米,550米內可以保證精確命中。
1846年法軍獵兵在非洲地區首次使用米涅步槍作戰.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也有少量使用。在米國南北戰爭爆發時,由于其巨大的殺傷力使得其迅速成為南北兩軍的標準裝備。
這款步槍的優點就在于殺傷力巨大,射程遠,精度高等等。
缺點就是其槍膛容易掛鉛,在射擊一定次數后,必須全面清理槍膛,否則就容易炸膛。
褐貝絲步槍乃是一款前裝燧發槍,其使用鉛彈,最大射程228米,重量4公斤。
其優點就是其表現優異,適用于世界各個地方,子彈制造方便,士兵帶著鉛塊,工具,空閑時間自己都可以制作子彈。
缺點就是不發率較高,一百次射擊達到了20-40%!
霍爾步槍,一款彈膛裝彈的燧發后裝槍。其構思巧妙,其扳機部分可以單獨拆卸下來,充當手槍使用,缺點嘛,其燧發裝置容易影響到射手瞄準。
這三款步槍都是使用黑火藥,避免了他們現在還沒有更好火藥的尷尬。
這一上會討論,領導們也是很興奮的開始挑刺。
其中以孫學斌最為突出。
“怎么是燧發槍啊,不能搞定裝彈嗎?搞紙殼彈也好啊,五連發就是紙殼彈啊。”
“現在很多材料都沒有,暫時搞不了定裝彈。搞紙殼彈,暫時沒那么多人手。”
張飛飛第一時間就給孫學斌給懟了回去。
開什么玩笑,就工業組現在這個水平,你不能強求太多好吧?
再說了,我們不得搞點技術儲備嗎?
一上來就給歸化軍用很好的武器,以后怎么更新換代?
還好,領導們挑刺歸挑刺,但他們也沒有做出直接將三款槍械都否決的決定。
最終保留生產的還是張飛飛極力推薦的米尼步槍。
原因嘛,很簡單,也就只有米尼步槍,現階段能夠比較快的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