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那些農夫,工人哪里見過年終獎這玩意。
以前當佃戶的時候,每年到了年終的時候,那可都是叫做年關啊!
之前一年時間里所拖欠的債務必須償還,可一般的老百姓家里也沒有多少余錢,這年難過啊,因而方才叫做年關。
現在那些髡賊老爺竟然還多發了一個月的工資,在他們心里,那簡直就是萬家生佛,大善人了。
除此之外,不管是農場,鹽場還是工廠,都因地制宜另外發放了一些年貨。
農場發放的年貨都是糧食,雞鴨,豬肉等等,鹽場則是每家發了十斤鹽,差不多很長時間不用買鹽了。
工廠則最是財大氣粗,給每個工人發放了一輛自行車!
沒錯,就是自行車!
要說這自行車,還是工業組里一些穿越眾為了方便自己上下班而抽出空閑時間復制出來的產品。
只不過這個時代,橡膠還只是南美人民的玩具罷了,直到1736年才有歐洲人注意到橡膠樹流出的樹液固化后具有彈性,而橡膠真正進入到工業化利用則是1823年!
而1876年之前,橡膠還被葡萄牙人視為禁臠,決不允許一顆種子流出巴西!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就暫時別指望附近會有橡膠樹給你割橡膠了。
同時,沒有橡膠也就沒有橡膠輪胎,沒有橡膠密封圈等等一系列的產品。
要知道,方小悅最初研制出來的蒸汽機,就是因為沒有橡膠的緣故,壓根就沒有設計密封圈,而是利用自身強大無比的制造加成效果,采用了機械結構密封方式,避免蒸汽泄漏。
但這種密封方式也僅僅只有方小悅能夠做到,因而之后研發的一系列蒸汽機,即便工業組想了很多辦法,譬如用青銅加工成為密封件等等。
雖說這些方法在蒸汽密封方面都不算很好,但至少蒸汽機能用了。
至于效率會因此降低一些,倒也無所謂了。
當然,碼頭區原本是有橡膠儲備的,并且還不少,但考慮到以后化工廠建立起來,所需要的橡膠數量可不算少,并且化工廠的密封要求絕對要高于蒸汽機。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連工業組自己都不是不愿意動用橡膠儲備的。
畢竟以后化工廠建立起來了,沒有橡膠,難道讓人用手去密封嗎?
畢竟現在的穿越眾要求的是先要有,能用就行,至于技術方面的提升,慢慢來。
當然了,工業組里也有人說無花果,杜仲,蒲公英里有橡膠成分,干脆大面積種植,然后從中提煉橡膠。
可這個提議,連方小悅都不用開口,就被張飛飛給反駁了回去:“無花果樹的樹膠里是有橡膠成分,可含量很少,并且無花果樹樹膠的橡膠成分與橡膠樹完全就是兩碼事!502是膠水,粘課本的膠水也是膠水,可兩者能換著用嗎?”
當然,這都是之前發生的事情了。
在做自行車的時候,那幾名穿越眾選用了南海島出產的一種軟木來制作輪胎,并且在輪胎上包裹了一層獸皮,以加強其緩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