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不管是首席執政官還是軍事部,想要造反搞獨裁,就有點難度了。
當然,在現階段,想要這么干,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星海國剛建立起來,制度還不完善,也沒搞什么監軍制度,軍隊大權還掌握在軍事部手里。
但至少有了這個起子,以后制度慢慢隨之健全,軍事部就沒法起亂子了。
軍事部給出的方案一共有兩個。
其一就是主動出擊,用海軍圍堵光州府,兵臨城下,給邵武政權一個好看,然后才能夠以打促和。
其二則是等邵武政權出兵登陸之后,擁有卡車這種快速機動工具的星海軍就直接圍而殲之。
好吧,實際上,這兩種方案都是比較簡單。
畢竟這動用兵力也不用超過一個團,因而就在各方面也不用過于精密研究了。
這兩個方案的最大不同點就在于,一個是動用海軍,一個則是動用陸軍。
鄭向東將兩個方案略微介紹一番之后,元老院就隨即發起了投票。
這也是元老院的制度之一,能夠立馬發起投票的議案,尤其是與軍事等等方面有關的議案,都不能拖延。
如果因為票差不夠而重新投票的話,那么時間最遲不能夠超過24小時。
也就是說,在24小時內,必須得出結果。
哪怕是兩個議案或者多個議案之間的票差不足以達到6成票數贊同,也必須得出結果,按照票數更多的議案執行。
這樣的制度主要就是為了避免由于人多嘴雜而造成的拖沓。
不管任何制度,能夠做決定的人一多,必然就會造成拖沓現象。
而這種拖沓現象,在后世無時不刻的消磨著人類的財富和資源。
還好,這一次,由于元老們對于昭武政權居然膽敢出兵侵犯自己剛剛建立的國度而憤怒無比,投票過程很快就結束了。
第一次投票,由于元老們的意見不同而造成了55%對45%的票差,兩個議案都沒能達到60%的通過票數。
但在第二次投票之前,副軍事事務委員王海濤要求發言,描述了海軍建設的進度,并請求方小悅發言,論證現有鋼鐵船舶上能否安裝新型火炮的問題。
而方小悅這個時候則給予了王海濤有力的支撐。
實事求是而言,他現在設計的新型火炮投入工業化生產,肯定不現實。
雖說不少穿越眾腦子里還有一些后世火炮的數據,造型什么,可他們并沒有相關火炮的資料。
光靠那一點點數據,造型,鑄造一些前裝火炮出來倒是沒有太大問題。
但后裝火炮,尤其是能夠使用開花彈的后裝火炮,就不是那么容易工業化生產了。
但是!如果僅僅只是讓方小悅手工制造幾門后裝火炮的話,倒是簡單了。
畢竟以方小悅那強悍無比的金屬制造加工能力,就算是手工打造出來的后裝火炮有一些問題,但在金屬效果的加成之下,也會被強行抹平這些問題。
沒法,有些特長的能力就是這樣不講道理,不講科學。
得到了方小悅的強力支撐之后,出動海軍解決問題的議案無疑就迅速在大多數元老心里得到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