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立起來的移民船隊朝著嘲州緩緩行去,上面裝著不少淀粉。
這些淀粉乃是土豆制成。
最初民政事務部準備裝一批粉條過去,但粉條這玩意自從出產之后,各路海商紛紛搶購,除了一部分儲存在國庫里,其余的可謂是供不應求。
如此一來,民政事務部算了算賬,感覺著實有些不劃算,因而索性裝了一批淀粉過去。
土豆淀粉省去了一道加工手續,成本自然要低廉不少,并且用淀粉來做糊糊,供給那些難民食用,比粉條提供的熱量低,免得那些難民吃飽了沒事干,惹是生非。
實際上,就嘲州的難民點建立之后到現在,已經有超過五十人,因為鬧事,欺負女人等等事情而被吊死在難民點旁邊了。
為了震懾那些難民里的渣滓,這些吊死的家伙一直掛在木樁上沒有放下來,遠遠就能夠聞到一股子鉆鼻的惡臭。
相對于嘲州這邊,其余難民點的效率就要差上不少了。
其主要原因就是這邊海商多,遇上收成不好的時候,不少海商為了名聲,就會在家鄉設立施粥點。
那些難民都不用出縣,就能夠吃到東西,雖說粥稀了一點,但餓不死就行了。
有了那些海商的襯托,星海國的出海一說就不香了,還是那句老話,故土難離啊。
因而相對于嘲州難民點一周時間拉走兩千難民,之后一周時間又拉走五千難民的結果,其它九個難民點加在一起,一周時間也就拉走了三千難民,之后一周也就五千,效率不但沒怎么增加,相對于投入的人力物力增長,似乎效率還跌落了。
不過,光一個嘲州難民點,就讓負責接收難民的民政事務部很滿意了。
因為在9月份過去之后,來自于胡建的難民數量驟然暴增。
基本上達到了每周三萬人的流入數量,也使得嘲州一帶的難民數量從之前的三萬之數,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在10月底增加到了十萬之數。
到了這個時候,費克石立馬就調整了之前的移民計劃,將其余9個難民點里的7個直接撤銷,將7個難民點的歸化民以及物質盡數搬運到了嘲州,以加強嘲州難民點的管理工作。
沒法,十萬難民聚集于一地,是相當恐怖的事情。
俗話說人上一萬,人山人海。
這十萬難民囤在嘲州城外,幾乎將嘲州城外變成了一片地窟。
到處都能夠看見密密麻麻的地穴里,人鉆進鉆出,遠遠看去,就好似一群群的螞蟻。
由于人數太多,本地的海商已經承受不起這樣的消耗,再加上時不時就有難民哄搶施粥棚,因而早早就停止了施粥。
海商這邊一停止施粥,匯聚在難民點這邊想要搭船出海的難民數量就驟然增多。
不過想要搭船出海,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
為了防止疫病隨著難民而被帶入南海島,嘲州難民點建立起了新的檢疫營地。
所有想要登船離開的難民,都必須先登記造冊,然后進入檢疫營地,進行檢疫。
很顯然,對于現代化的檢疫手段,那些難民是很不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