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豪格壓根就沒有去理會所謂的圣旨,而是耐心的等待著。
反正在這里,軍糧不缺,豪格也不用擔心糧道被人斷了,慢慢的熬。
直到五天之后,烏云云聚,從早上開始便是零星雨點落下,而豪格隨即便下令全軍整裝待發。
待到中午時分,雨勢驟然變大,這個時候豪格隨即便讓準備好的三萬軍將突擊!
等了這么幾天,終于等到了!
感受著那冰冷的雨水胡亂拍打在自己臉上,豪格非但不感覺寒冷,反倒是興奮無比,騎上戰馬,立于陣前,注視著麾下將士向前沖去。
當然,豪格壓根就不知道星海步槍早就不是那種一下雨就沒法使用的火繩槍,燧發槍,使用的是后世的全金屬子彈。
雖說因為發射藥的關系,威力有點略小,但絕非火繩槍,燧發槍可以比擬的,并且壓根就不害怕下雨天。
如果不考慮到槍管灌入泥沙的話,就算是放到河里浸泡都不影響射擊。
正因為這樣的誤會,著急將星海國扎在這里的釘子拔掉,豪哥下令突擊的時候,腦海里想著自己大勝凱旋之后的事情。
自己到底應該怎么辦?
是回京反戈一擊,黃袍加身?
還是率軍遠離京城,割據一方?
毫無疑問,這兩種選擇各有各的好處和壞處。
反戈一擊,黃袍加身的危險性太高,很可能引發手下軍隊嘩亂,畢竟他現在手下的軍隊并不是完全忠于他,而是忠于各個旗主。
而率軍遠離京城,割據一方,也只能帶走自己正藍旗的軍隊。
而在豪格被圈禁之后,正藍旗就被其他旗主伸手,削弱了不少。
也就是說,帶走的軍隊不多,并且也很可能會被清廷宣布為叛亂,從而被大軍圍剿。
要知道以一軍之力抵抗一國之力,這難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歷史上這樣做,還成功了的人就一個。
明成祖朱棣!
不過在其當上皇帝之前,也是差一點就兵敗身死了。
想到這里,豪格性格上的猶豫不決就顯現了出來。
當然,就算他很果斷,也沒啥用處。
因為那三萬清軍冒雨沖鋒過去的時候,菱堡側后方的150毫米加農炮就率先響了起來,在密集的人群里掀起一片片泥土雨水殘肢斷腿混合的浪花。
而各處菱堡上也響起了槍聲,并且架設在高處的機槍也噠噠噠的響了起來,各處布置的拋彈筒也是紛紛發射。
密集的槍林彈雨,不斷落下的炮彈,轉瞬之間就讓清軍的陣型變得支離破碎。
看到這一幕,豪格氣得當即就是一口鮮血噴了出去,摔落馬下,驚得他身邊的親衛急忙上前,將摔落馬下的豪格送回大營。
主帥氣得吐血落馬,毫無疑問,這對清軍的士氣打擊極大,再加上被一番狂轟亂炸打得丟盔卸甲逃走的那些殘兵,清軍這個時候沒有直接崩潰,已經算是意志堅定了。
還好,豪格也就是那一口血噴出去,倒也沒有直接氣得病倒。
不過戰后一清點,他原本就有些蒼白的臉就變得漆黑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