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星幾個人還好,至少是讀到高三才下鄉來的,可周社會幾個就不行了,讀了個高一就下鄉,高中知識可以說只了解到一點。
再加上這兩年的下鄉勞動,基本上讓他們掌握的知識大部分遺忘。
這復習起來,難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并且方小悅拿回來的書籍實際上并不太符合復習所需,里面很多書籍都是專業性的書籍。
不過這并不奇怪,畢竟現在也沒有專門的高考復習資料出售。
僅僅復習幾天時間,楊紅星等人就一個個焉搭了。
按照這樣的復習效率下去,他們都能夠猜測到失敗的結果。
眼見這復習氣氛是一天比一天差,方小悅也只能無奈的輕嘆一聲,托牛德水去購買一些白紙,圓規,尺等工具,然后自己拿著鋼筆,開始在白紙上撰寫起來。
要說帶著這些知青朋友一起去高考,并不是主線任務所要求的范圍。
但方小悅也對這類主線任務有所預料的。
光自己一個人高考走了,所獲得的主線任務獎勵,恐怕也就那樣,但如果能夠讓方建軍的朋友們一起高考走,這主線任務獎勵恐怕就得翻上幾番。
既然這樣,他也就只能自己想辦法出適合他們的復習資料了。
還好,他降臨的諸多位面里,科技類型的位面也有幾個,在這些科技類型的位面里,方小悅可是獲得了不少知識。
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以及外語。
嗯,據方建軍的記憶,之后重啟的高考里,外語實際上并不計入總分,只是作為重要錄取參考。
也就是說,雖說外語不計入總分,但在錄取的時候就很關鍵了,想要被好學校錄取,外語成績就很重要了。
高考分文理科。
按說楊紅星兩個女生應該復習文科的,但方小悅考慮到高考重啟之后,夏國對理科人才的需求量要遠遠超過文科,就擅自幫著做了決定。
在忙碌了幾天之后,方小悅再度出現的時候,幾個知青都有些傻眼。
方小悅在草編廠的一間房間里辦了復習教室,里面放上了黑板,講臺以及桌子板凳。
不過,夏國現在貌似還沒有復印機,方小悅也就手工制作了一份復習資料,沒可能人手一份。
因而他就給知青們發了一些白紙,自己裝訂成冊,自己抄錄講解的知識。
就連楊紅星都不得不說,站在講臺上的方建軍,天然就有一種老師的氣質。
“你們的基礎太差,因而今天我先從初中課程講起。”
選擇初中課程開始,正如方小悅所說的那樣,知青們的基礎太差,以前學習的知識也忘得差不多。
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外語的初中課程,他直接拉了一遍,不求下面坐著的知青理解,但求他們必須做好筆記,將自己的板書盡數抄錄下來。
拉了一遍之后,方小悅方才開始慢慢講解初中部分的知識。
實際按照方建軍的記憶,重啟之后的第一次高考,由于考生基礎普遍太差,因而出的考卷難度是有限的,很多都是初中部分的知識,高中知識比較少。
就這樣,方小悅上午給知青們講解新知識,下午做一些草編作品,吃過晚飯后,又點著蠟燭,帶著知青們復習之前教過的新知識。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知識在一點點的積累。
方小悅作為老師雖說不算太合格,但有這么一個老師指導,講解,至少比其他正在備考的考生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