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借口,他就正大光明的出現在京城大學的其它院系里,就好似一個普通學生一般,坐在那些教室里旁聽。
他準備多學習一些計算機知識,先將計算機技能給數據化了,然后再學習IT,也就是互聯網技術,最后再學習一些其它知識,以求數據化更多的技能。
沒法,在這個位面里,他算是找到了新的實力突破點。
那就是數據化技能的突破方向。
實際上,這些數據化技能突破之后,他所得到的好處,在某些方面實際上等同于那些特長提升之后的好處了。
當然,最關鍵的是,這些技能提升起來便宜啊!
最初他還以為自己坐在計算機學院的教室里會引來圍觀。
可問題是他都上好幾節課了,不但學生沒有圍觀他,就連老師都沒有將他認出來。
不過想一想也不奇怪,在這個年代,既沒有網絡,電視綜藝節目也沒有,沒有這些渠道,對于知名藝術家,大眾的認知都是放在他們的藝術品上。
這么說吧,在方小悅的原世界里,梵高算是很出名了,但凡讀過初中的人都知道這位藝術巨匠,可問題是大多數人都不清楚這位藝術巨匠長什么樣。
因而,只要方小悅自己不說破,在這里,誰又會認識他呢。
要說計算機應用這個技能還是很容易數據化的,只聽了半個月的課,方小悅就成功消耗500命運點將這個技能數據化了。
當然,將其隨后提升到10級,也是應有之意。
不過IT這方面的知識在國內想要學習就比較麻煩了。
因為國內這個時候,壓根就沒有計算機網絡,倒是遠在大洋彼岸的M國有了一些網絡的萌芽。
算算時間,國內的網絡萌芽大概要十年后才會萌發。
因而方小悅索性將接下來的時間用在了學習芯片制造之上。
嗯,由于大多數國家都剛剛開始這方面的研究,夏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還算是比較拔尖的,與世界幾大強國差不多的水平。
問題是,芯片制造或者說研究這方面的知識,國內本科尚未開設課程。
也就是說,方小悅壓根就沒法蹭課。
想要蹭到這方面的知識,除了去圖書館翻看一些深奧難懂的書籍之外,進計算機研究所這類單位無疑是一個好選擇。
方小悅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倒是在圖書館里泡了大半年,也學到了不少相關的基礎知識。
但想要更進一步,將這個技能數據化,就避不開實操了。
經過他的一番的打聽之后得知,京城大學的計算機研究所就是夏國國內研究芯片水平比較高的研究單位。
可想要進入這個計算機研究所,靠人情臉面是沒可能進入的。
人家有著嚴格的招人條件。
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在考研之后,他們的導師可以帶他們進入,畢竟計算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基本上都是京城大學計算機學院的老師,其中一些地位較高的研究員,就是副教授,教授什么的。
除此之外,就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博士畢業生等等,經過筆試面試之后,招聘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