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戰爭勝利,人類才能夠趕走蟲族,在這個恒星系扎下根來。
雖說方小悅所接到的命令里并沒有參加這次登陸戰的軍力規模,但他接收的記憶里卻有這些信息。
這場一個月后開啟的登陸戰里,第三探索艦隊的所有戰艦都將會參戰。
星際航母將會放出上百艘對地攻擊艦,無人機母艦為艦隊提供對地攻擊以及宇宙空間安全保衛工作。
同時三十艘登陸艦將會在艦隊的炮火準備之后突破大氣層,強行登陸3號行星后,釋放出45萬士兵,占領第3號礦區,然后以第3號礦區為基地,接收從星際殖民基地里培育的海量士兵,朝著其它礦區發動進攻。
實際上整場戰役,光是登陸以后的戰區開辟,就需要動用超過三百萬士兵以及相應數量的機械裝甲等等。
在這一個月時間里,方小悅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申請了機械裝甲以及自行重炮坦克,禿鷲戰車的知識灌輸培訓。
相對于正常的學習過程來說,這種知識灌輸培訓并不完全像想象之中那樣的便捷。
通過知識灌輸儀將知識記憶灌輸進入大腦,僅僅只是第一步,然后你需要一段時間來實際操作將這些灌輸進入大腦的知識記憶碎片融會貫通。
實際上,那些克隆人士兵從培育線上下來之后,第一步操作就是知識灌輸,然后就需要進行射擊,戰術等等訓練,否則的話,那些知識記憶碎片在大腦里也就只是記憶碎片,無法應用到實際操作之中。
探索艦隊高層們對于士兵申請相關裝備培訓是持贊同鼓勵態度的。
畢竟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說,能夠操縱機械裝備的士兵,其價值肯定要比普通士兵來得高。
尤其是像機械裝甲,自行重炮坦克,禿鷲戰車這些裝備的操作員,在實戰中的傷亡數量很高,而大多數的克隆人士兵由于知識灌輸所帶來的一系列后遺癥,使得他們對于掌握新知識技術并沒有多少動力。
當然,用軍令強迫他們進行這方面的知識灌輸不是不可以,但由此帶來的后遺癥將會更大,譬如出現記憶混亂,精神分裂等等之類的后遺癥。
因而艦隊高層們更希望士兵是自愿申請這方面的知識灌輸培訓。
嗯,一般情況而言,那些克隆人士兵需要服役一年以上才會生出自愿的申請行為。
方小悅之所以申請這些技術裝備的知識灌輸培訓,最主要還是提升自己的生存率。
沒法,雖說這些技術裝備的操作員戰死率很高,但絕對沒有普通的陸戰隊員高。
尤其是像自行重炮坦克這樣的技術裝備,由于其射程高達上百公里,因而在布置的時候,一般都在較為安全的戰線后方或者重兵保護之中。
而機械裝甲也因為有著厚重的護甲以及火力兇猛的高斯機槍,防空導彈等等武器,再加上高機動力,使得它們的生存率實際上并不算低。
唯一比較危險的就算是禿鷲戰車了。
雖說禿鷲戰車的機動力比機械裝甲還高出幾倍,但由于其主要任務是前敵偵查以及埋下地雷,這就使得很多禿鷲戰車在戰斗尚未大規模爆發之前就被蟲族擊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