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族的戰爭從沒有過什么叫做突襲的方式,往往在占領一個恒星系之后,一旦有敵人出現,它們的戰斗方式都是一擁而上,利用近乎于無窮無盡的數量去淹沒敵人。
而方小悅并沒有等待蟲族,而是選擇了主動進攻。
數量過千的戰艦金屬機械生命體緩緩開動,朝著距離最近的泰倫星駛去。
此時的泰倫星已經淪陷在蟲族的爪牙之下,光從垃圾星帶這邊看過去,就能夠看到行星大氣層外懸浮著三艘巨大無比的利維坦和一個更大的蟲巢。
利維坦乃是蟲族最為強大的戰艦蟲,每一艘利維坦在培育之初,體長就會超過千米,直到發育成熟時,體長將會增長到萬米以上。
每一艘利維坦的培育都需要數年時間,而每一艘利維坦都是蟲族跨越恒星系間的重要工具,其內搭載著數百萬計的戰蟲,能夠讓蟲族在抵達恒星系之初,就擁有足夠的戰斗力。
至于蟲巢則是蟲族腦蟲的居所,其具采礦,繁衍,防御于一體。
其龐大得如同山脈的軀體懸浮在大氣層外,數以萬計的巨大觸手垂下,沒入大氣層,直到行星地表,不斷挖掘采集著行星內的各種資源。
這樣一座巨型蟲巢,再配合數千萬級的工蟲,能夠在一百年時間內,將一顆像泰倫星這樣的巖質行星挖掘一空
方小悅這個時候,也不打算低調了。
既然自己在人類文明一方有蟲族奸細嫌疑,怎么做,都可能會被猜疑。
如此一來,自己倒不如另起鍋爐,如果能夠擊敗蟲族,稱霸一個恒星系的話,想來主線任務的完成度應該是很高的。
數千艘戰艦金屬機械生命體的移動,在遼闊的太空里也是很引人矚目的。
巨大的質量形成的引力,牽引了宇宙間的無數高能粒子,在遠處能夠看到一種藍移現象。
毫無疑問,蟲族是很警惕的。
很快,兩艘利維坦就從行星軌道里脫出,在數百萬蟲子的護衛下朝著金屬戰艦這邊迎了過來。
雙方的戰斗在相距數千萬公里時就展開了。
那兩艘利維坦率先就朝著金屬戰艦這邊發射了兩顆引力彈。
急劇變化的引力波,使得最前面的數十艘金屬戰艦在第一時間就被撕扯得自行破碎。
隨后,金屬戰艦齊齊進行了一輪主炮轟擊。
嗯,要說方小悅對星際戰爭里的武器研究并不是很深入。
畢竟之前降臨的一些位面里,也沒有星際戰爭相關的知識,而張天良作為一個前機甲戰士,所了解的也就只是機甲所裝備的武器,對于戰艦的武器了解不多。
因而方小悅在制造這些金屬戰艦生命體的時候,就是將機甲所攜帶的武器給直接放大罷了。
當然,雖說這樣簡單的放大,使得金屬戰艦所裝備的主炮,在威力,精準度方面肯定比不上人類真正的戰艦,但在數千艘金屬戰艦齊射時,這點問題也就不算什么問題了。
不管威力,精準度如何不夠,在數量級上去之后,對蟲族的殺傷力卻是絲毫沒有削減。
僅僅一次齊射,浩浩蕩蕩飛過來的蟲族就損失十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