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為了積德?亦或是贖罪?導明心頭如此說。
三尊如來像的周圍,諸菩薩圍繞。
導明提燈邁進門內,在幽沉幻惑的燈火映照下,高臺上三尊巨佛以及環繞的菩薩們,華麗地釋放著黃金的微光。
這時,導明忽然止住腳步,因為他看到毗盧遮那佛座下的蒲團前,有一位莊嚴的年輕僧人獨自端坐。
這僧人身穿一襲異常潔凈的白色袈裟,是個少年,年齡約在十六七歲上下,劍眉星目,長發披肩,長相極為俊美。
手持一串長長的水晶佛珠,他修長的身形,就像水晶一般干凈無染,純粹的不帶一絲污穢。他獨自端坐在巨佛下,既沒有誦經,也沒有做其他事。
柔和俊逸的眼瞳內,滿是溫潤的波紋,指尖一顆顆捻動佛珠,晶瑩剔透的水晶在黑夜中折射出璀璨的光點。
大殿里極為安靜,少年僧人只是以寂靜溫和的眼神,默默凝視著那尊巨大的毗盧遮那佛,空氣中彌漫著令人沉靜的檀香味!
導明認識這個和尚,臉上一震,一步步走上前,恭敬合十:“惠明大師——”
被喚為惠明的少年僧人轉身一看,面露一抹淺笑:“導明――”
“弟子在。”導明的輩分比惠子輩的差了兩個等級,按理應該叫師叔祖。
只是這位惠明大師入門甚晚,也未曾正式剃度,最關鍵的是他并不是下密嚴寺的僧人,故而導明和尚只以大師相稱!
惠明大師是上密嚴寺的僧人!
上下密嚴寺雖然同宗同源,但是多年來各有主持,以至于傳承脈絡也逐漸分道揚鑣。
惠明大師的名聲,在整個京畿道都十分出彩。他為人善良,見知廣博,精通佛道,琴棋書畫天文地理無所不通,而且還是京城高官戶部尚書的子嗣。
身份、地位、能力、容貌,人性中的所有美好和光明的一面,似乎都能在他身上完美地融為一體。
世人稱呼他為佛公子,將種種美好稱呼和期盼,毫不吝嗇的贈于他!猶如他就是世人眼中的完美仙佛!
導明眼神中的不安悄然散去,他放下燈籠,緩緩褪掉濕漉漉的芒鞋,跣足踏在閃著黑光的寶殿木板上,走到惠明的后方坐下。
濕襪踩過的每一步,都在地板上留下一道腳印形狀的深深水痕。
那是極大重量情況下,才能壓出的腳步痕跡!
惠明側過身,星瞳看向導明。導明同樣筆直端坐,目光直視惠明。
二人對視那一剎那,佛像供桌前的兩盞燭臺,撲哧一聲自燃。
隨后三尊巨佛供桌上的所有燭臺,一個接一個,全部自燃。佛堂內變的明亮,巨大佛像散發出璀璨金光。
這時,導明的氣質有某種奇怪變化,他相貌雖比不上惠明那種驚為天人的出色,但也還算端正。
全無剛才那種落魄與萎縮之態,從他端坐的架勢來看,導明不像僧人,倒像一位凜然端坐的武夫。
“你不該帶燕大俠來,他來了,救不了任何人。你讓燕大俠進來,便是把他們推上了絕路——”
惠明低聲說出死亡話題,溫潤俊逸的臉龐在佛光的映襯下,有種悲天憫人的同情和不忍。
“哼――”導明冷笑,“這是他們的命——”剛才突然決定抄近路,是他刻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