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這里,麻煩師傅再開兩步,直接送到后院去。”張海笑著給貨車師傅遞了根煙。
汽車剛開到后院,包工頭帶著三個小工也到了這里。
于是大家七手八腳的一起行動,用最快的速度將材料搬了下來。
張海再次給大家發煙,然后帶著包工頭在后院走了一圈,兩人再次確認豬圈的修建計劃。
新豬圈全部采用鋼架結構,上面鋪上彩鋼瓦,這樣不僅結構簡單,工期快,而且造價也要低不少。
最重要的是,這種豬圈通風更好,在潮濕的南方來說非常必要,能保證豬圈的干燥,讓豬生長的更好。
如果是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只要蓋上草甸和塑料薄膜,就能很好的保暖,但在黔省就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這里四季如春,即使在冬季氣溫也不會很低,最低的時候也在零度左右,只要在豬圈里鋪上些干草就能讓豬仔們順利度過冬天。
…………
張海開始修養豬場了!!
瞬間這個消息再次傳遍全村,很快,村民們紛紛前來參觀,大家站在馬路上,對著張海家后院指指點點,調皮的小屁孩們,直接跑到后院里,這兒摸摸,那兒看看,
“呀!海子哥你家修房子啦?”
“對啊,修好了你來住兩天好不好?”張海笑瞇瞇的說道。
“嘻嘻,我才不呢,這是給小豬住的呢!”小家伙們也不好糊弄。
因為害怕小破孩們遇到危險,張海只好把小家伙們一個個‘請’出了后院。
小家伙們被趕出來后也不惱,笑嘻嘻的站在馬路邊,津津有味的看著工人們干活,看的那個起勁,
張海笑著搖搖頭,心想這些小屁孩看書能有這么認真,每年發成績單的時候,就不會吃竹筍炒肉了。
看著這些小屁孩們,張海覺得自己似乎年輕了十幾歲,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他的臉上也不由露出了微笑。
就在這時,張海遠遠的就看到大牛和二叔走了過來,大牛手里拿著地籠和誘餌,二叔手里拿著個攝像機,估計是要去村西頭的小河里拍下地籠的視頻。
“大牛要去拍小視頻了?”張海笑瞇瞇的調侃
“海哥你別瞎說還不好,我們拍的是短視頻呢。”老實的二牛臉上一紅,然后急忙解釋。
“哈哈,我們拍的小視頻不也是你教的嗎?說起來你還是我們的師傅呢!”二叔也是個老司機,不動聲色的反擊道。
張海瞬間無語,苦笑著朝二叔豎起了大拇指,心想姜還是老的辣啊。
三人簡單的聊了幾句,大牛和二叔就準備告辭離開。
“哥,我們先走了,等我下完地籠就過來幫忙。”
“不用,你忙你自己的,我這里的活都包出去了。”張海笑著搖搖頭,然后指著后院的工人道。
看著兩人離去,張海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現在堂弟終于也干出了名堂,全網的粉絲達到了兩百多萬,每次拍攝的鄉村生活短視頻都能有七八十萬的點擊量,每月輕輕松松就那能賺上萬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