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日糧應根據豬的生活需要和長肉需要而合理給料。根據飼養手冊介紹,豬的每日喂食量為其體重的3%——5%最佳,
同時考慮豬生長規律,前期喂飽,中期不能吊架,后期限飼的原則,50公斤以前喂食量為4.5%,50~80公斤時為4%,80公斤以后每日喂食3.5%更為合適。
例如體重70公斤豬日喂料量為0.04×70=2.8公斤。這樣計算豬日喂料量既滿足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又杜絕浪費,節省飼料,提高養豬效益。
此外,豬每天喂幾次料也有講究
應根據豬的類別、年齡、季節、飼料性質和豬的生理消化特點,來決定每天喂豬的次數。一般認為種公豬和母豬3~4次,哺乳仔豬6~8次,斷奶仔豬5~6次,肥育豬3次,每次喂料間隔時間應一致。
喂了一圈下來,張海的老腰都快斷了,而且還花了一個多小時。
一天要喂個五六頓,自己還不得累死?
“看來必須要盡快給自己找個幫手。”
張海想了想,很快就有了目標,村里的啞叔就是最好的人選。
啞叔也姓張,算是張海的遠房堂叔,
雖然他不會說話,但啞叔在村里那是出了名的勤快,于是張海關上門,立馬就向他家走去。
張海家住在村子最西頭,而啞叔家在村子的最北面,靠近后山的地方,不到兩分鐘,張海就到了他家門前。
“啞叔?啞叔在家嗎?”
“啊,啊啊……”啞叔不會說話,但聽到張海的聲音,連忙走了出來,咿咿吖吖的讓張海進屋坐。
“謝謝了啞叔!”張海笑著點點頭,然后跟在啞叔身后向屋里走去。
啞叔家堂屋不大,正中央是祖宗的香火,香火下面是一張老式的八仙桌,
家里的陳設雖然很簡陋,但卻打掃的干干凈凈,可見啞叔真的很勤快。
“啞叔是這樣,我想請您去幫我養豬,一個月兩千五百塊,您覺得怎么樣?”張海開門見山的說道。
“啊啊啊…………”啞叔連忙激動的點點頭。
因為啞叔年紀也不小了,五十多歲頭發花白,想到外面去打工別人也不要,所以只能在家種種地,每年收入很少,給女兒交完學費,就剩不了多少。
現在聽到張海愿意雇他去養豬,啞叔大喜過望,連忙答應了下來。
大家不要覺得每月兩千五的工資很低,其實這樣的待遇在農村用已經不錯了,即使啞叔不干,也有許多五六十歲的老人愿意干,因為農村這樣年紀的老人賺錢真的很難很難。
“啞叔您今天能去上班嗎?”張海又問道。
“啊啊……”啞叔一邊點頭,一邊用手比劃,意思是說,‘等他換身衣服就過來’
終于了一個員工,張海高興的回了家。
沒多久,啞叔就趕了過來。
張海對養豬也不是很懂,只是將老王養豬場原來的飼養手冊交給啞叔,讓他按照上面的要求操作。
別看啞叔說不出話來,但經過這么些年的自學,他的讀寫都不成問題,甚至他的字比張海寫的還好。
終于擺脫了重復的體力勞動,但養豬場的活兒還有不少。
每天312頭豬光是飼料就要1800接近2000斤。
于是張海拿出王老板給的采購電話,一個個的打過去,
把喂豬需要的玉米、豆粕、米糠等都談了下來,因為張海的采購量不小,所以對方都會送貨上門,這就省了張海老大功夫。
搞定了飼料的問題,張海終于松了口氣,準備好好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