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張海放心的點了點頭。
楊嘉走后,張海繼續坐在椅子上,想了想,覺得有很必要再給養豬場增加兩個員工。
因為母豬的養殖需要更精細,特別是母豬懷孕以后,需要得到更好的保育和監控。
想到這里,張海立馬就給大伯打了個電話:“喂,大伯啊?是這樣,我準備再給養豬場招兩個員工,我尋思著您對村里不是最熟悉么?所以想問問能不能給我推薦推薦。”
張國慶聽到侄子的話,心里也很受用很高興,思索了兩秒,心里就有了人選:“你覺得你羊客叔怎么樣?他養羊技術不錯,養豬應該也不會差。”
“羊客叔他沒養羊了嗎?”張海驚訝的問道。
“早沒養了,因為上山的時候摔斷了腿,所以他倆兒子就不再讓他繼續養羊。”
原來是這樣,聽了大伯的話,張海隱隱約約也想起,村里確實有這么一件事。
推薦了羊客叔后,大伯又給張海推薦了三嬸,別看三嬸是婦女,但她能干著呢,不僅犁地打田樣樣精通,還能自己殺年豬。
而且張海覺得婦女在照顧母豬的時候,應該會比男員工更細心。
因此張海全盤接受了大伯的推薦。
不得不說,大伯考慮很全面,當張海打電話過去后,兩人都很爽快的答應下來,當天就入職山神養豬場。
為了拉近大家工資的差距,張海不僅把啞叔的工資漲到了三千,羊客叔和三嬸的工資也達到了兩千八,只要干的好,下個月也能漲到啞叔的水平。
漲了工資啞叔高興的臉上堆滿了笑容,就連剛入職的羊客叔和三嬸也很開心,要知道在農村賺錢可不容易。
每年光是種田種地,即使累死累活,要和不過賺萬八千,但在養殖戶廠里工作,風不吹雨不淋的,干啥都有機器,輕輕松松就能賺三萬多塊,這樣的好活兒上哪兒找去。
當天下午,技術員劉小龍也趕到了養殖場。
劉小龍是楊嘉的學弟,也是西南龍院畢業的大學生,之前兩人同在一家養殖場工作。
因為知道學弟的技術不錯,所以楊嘉就選擇了他。
對于劉小龍來說,重新找到工作也很高興,而且山神養豬場的待遇比前公司的好多了,在之前的養豬場里,他的工資才三千塊,但在這里,實習期的工資就達到四千,轉正之后就能達到六千,剛好是之前的兩倍,這讓劉小龍如何不滿意。
因此劉小龍一入職,就迅速進入角色,為楊嘉分擔了大部分的日常技術工作。
不僅是劉小龍,新入職的兩位員工都很勤快,有了他們的加入,養殖場終于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就在這時,小家伙邁著小短腿,急匆匆的跑進養豬場,向張海告狀:
“舅舅,舅舅!你管管你家阿貍嘛,它把我的鞋子放到樹上去了!”
“呵呵,是不是你又惹它了?”張海摸了摸小家伙的臉蛋,笑問道。
剛開始小多多還支支吾吾的否認,但最后在張海的再三追問下,終于說出了實情。
張海推測沒錯,就是調皮鬼小多多先惹起來,這也家從冰箱里拿了袋原味的小魚干,他自己吃也就算了,還不斷的挑逗阿貍。
人家阿貍小朋友也是有脾氣的好不,于是被惹毛的阿貍,就把小多多的鞋子叼到了門前的大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