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啊哥,我們就鬧著玩的…………”
隨后兩個家伙終于安靜下來,一人拎著一袋有機肥,就向玉米地走去。
因為張海的農場都留有機耕道,所以從養豬場拉來的肥料,就能直接運到地里,這樣大家施肥也方便許多。
和大家相比,張海的施肥的方式,簡直就是一種藝術。
只見他左手拎著袋子,右手仿佛仙女散花一般,每次都準確均勻的將肥料拋撒在玉米根部,而且速度超快,看的其他人目瞪口呆。
“哥,你這手藝真是絕了!”
“你大學學的不會是掏糞專業吧?”
看到張海這施肥的速度,阿明三人驚駭后,笑著調侃到。
“毛線,大學哪有掏糞專業,那叫植物營養學或者肥料學好吧?”張海瞥了三人一眼。
“嘿嘿,大學專業太多,這學那學的,我們哪記得住,我就記得一個‘人體表皮污垢學’。”
“哈哈,這個我也記得,不得不說,那個小品真好看!!”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不過我覺得………………”
漸漸,阿明和阿峰兩人完全歪了樓,開始討論起哪個小品最經典,最好看。
就這樣,哥幾個一邊拌嘴,一邊干活,才一天的功夫,五六個人就干了七八十畝,要是明天再找十來個人來幫忙,最多三五天的功夫,就能完成六百多畝玉米的追肥。
……………………
隨后三天,張海都在忙著給農場的玉米追肥。
而就在這幾天,養殖場的生豬也全都到貨了,一共八千頭小豬,兩千頭母豬,此外還有一百頭專門配種的杜洛克公豬。
隨著新的養豬場開始滿負荷運轉,養殖場的員工也變多了起來。
除了之前招收的十個員工,后面又陸續招收了十五個,到目前為止,養豬場的員工已經達到了二十五人。
最先招收的啞叔,其后是楊嘉、羊客叔、三嬸、劉小龍…………
這二十五人中包括場長一人,技術員五人,食堂一人,其他的都是普通員工,主要負責養豬場的日常飼養和衛生工作。
忙完了地里的活兒,張海第二天就來到了新養豬場,在楊嘉的陪同下,了解養豬場的情況。
“怎么樣,新養豬場的里的人手緊張嗎?”
因為新養豬場是存欄上萬頭的大型養豬場,張海一直都擔心人手不夠!
“夠用了,因為咱們新養豬場是自動化養豬場,所以喂食和清理糞便并不需要多少人,反而是飼料車間需要的人更多!!”
聽到楊嘉的介紹,張海終于放心下來,心想這套自動化設備真不錯,果然能給養豬場節省大量的人工成本。
隨后,張海又和楊嘉走進了人自動化設備操作室,準備學習這套設備的操作方法,畢竟作為老板,自家的設備還是要有個大致的了解。
“老板您看,這就是我們養豬場的自動化設備操作平臺…………”
接著,楊嘉就親自給張海介紹,這套設備的操作方法,
因為這套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所以操作的方法相當簡單,只要事先設計好參數、備好料,這套設備就能自動完成喂食,清理糞便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