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別看大家說的歡,但最終報名的卻沒多少,只有村長、小馬叔還有國興叔等五六個人而已!
………………
8月18這一天
三號農場那邊的高產玉米試驗田終于開始秋收了!
這天一大早,央視的欄目組就來到了現場,準備拍攝一些豐收節的素材。
除了央視記者到了現場外,還有省臺也派了記者過來。
就在記者們架號機器準備拍攝的時候,苗立偉帶著農科院的專家們也來到了現場。
由于去年的山神集團的玉米打破了全國單產記錄,因此這次過來的專家陣容更加強大。
僅僅是院士就來了三位,其中兩位是農科院的專家,還都是副院長。
此外還一位劉院士
他不僅是華夏農大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經完成過數次國家大型科研公關項目。
而且還是玉米單產記錄之前的保持著,可惜這個記錄在去年被山神農場給打破。
因此這次劉院士過來,就是想親眼看看,這個打破自己的記錄的農場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
真的是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
當劉院士一進入山神農場,就被農場的里作物震驚到了!
他完全沒想到山神農場不僅在玉米小麥種植方面技術強大,還在蔬菜和水鬼方面也有這么強的實力。
就在昨天的歡迎晚宴上,當專家們吃到山神集團產的蔬菜和水果后,全都對山神集團刮目相看。
大家都沒想到山神農場栽種的蔬菜和水果能有這么高的品質!
更讓大家震驚的是品質這么好的蔬菜水果,居然還不是山神集團最高端的產品。
于是專家們都非常好奇,山神集團最高端你蔬菜和水果究竟是什么樣?
今早,當大家吃到最高擋的山神蔬菜和水果后,頓時驚嘆不已。
同時大家也對山神農場的技術實力心服口服。
看著眼前的玉米地,劉院士似乎頗有興致,笑呵呵的向兩位老友邀請道:
“老王、老李要不咱們來猜一猜地里的玉米產量是多少?最后看看誰猜的準!”
“來就來,估產量我可不怕你!”王院士擼起袖子躍躍欲試的說道。
“呵呵,那咱們就仨就來試試。”李院士也笑了笑,覺得比一比也挺有趣。
三位院士都是農業領域的專家,他們在農田土地中鉆研了一輩子,對莊稼的產量估測都有自己的一手。
于是三位院士各顯神通,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絕活。
王院士在地里走了幾步,心里默默地數了數,又剝開玉米棒子仔細的看了看,幾十秒后他就胸有成竹的笑了起來。
劉院士的手段更簡單,只是比劃了幾下玉米棒子的長度和大小就停了下來。
只有李院士最認真,花了比其他兩位多一倍的時間才停了下來。
“哈哈,老李你再認真又有啥用,你一研究水稻的,肯定沒有我們估的準!”王教授哈哈大笑道。
“呵呵,俗話說得好,慢工出細活,要是我這研究水稻都比你們準,那你們可就要被打臉了!”李院士笑呵呵說道。
“哦,是嗎?那咱們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