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兒自顧自的笑著說道。
“嗯,豬肉的深加工確實可以試試!”張海想了想覺得這方面也不錯。
看看雙匯等巨頭就知道,2019年它們的營收達到了600多億,凈利潤也超過了50個億。
雖然雙匯的利潤不只是深加工方面,但也能說明了豬肉深加工的未來的廣大前景。
同時張海也從雙匯的例子中看到了屠宰場建設和冷鏈物流的重要。
雙匯之所以這么賺錢,就是因為在屠宰方面占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擁有很強的豬肉市場定價權。
不過公司目前還沒大規模進軍食品深加工方面的打算。
張海準備先小規模的生產一批豬肉深加工產品,放到公司的商城上試試水,看看網友們的反應如何。
如果銷量還不錯,屆時再擴大生產規模不遲。
而且現在豬周期低谷還沒到來,公司養豬的都供不應求,完全沒必要大規模的轉向豬肉食品深加工方面。
大約一周的時間
張海終于收到了大家的建議反饋。
張海仔細做了分析和總結,最后發現大家的建議主要分為三點。
第一就是收縮養殖規模,在周期低谷到來的時候,轉變經營重點,將經營重點放到母豬繁育場方面。
第二就是提高養殖技術和管理技術,降低養殖成本。
第三和李玥兒建議一樣,都是希望公司能延長產業鏈,往豬肉深加工方面發展。
張海覺得三條建議都不錯。
其中第二條建議和第三條建議可以同時進行。
如果深加工方面走不通,公司再縮減養殖規模也不遲。
畢竟縮減養殖規模,肯定會進行一定的裁員,這不僅會影響成百上千人的就業,也會造成人才的流失,為公司在下一個周期中的恢復生產造成較大的影響。
將大家的建議做好了總結,張海就發了一份給楊嘉。
“楊總,養豬場的下一步發展建議我已經發到你微信上了,你記得看一下!”
“好的老板,我馬上就看!”
楊嘉正在外面出差,考察屠宰場的擴建地點,收到張海的短信后,立馬就在車上看了起來。
公司的屠宰場已經進入了考察選址的階段,估計再過一周左右,就能選址完畢。
其中青山、臨興和省城三個屠宰場還將增加幾條生產線,將總屠宰量從現在的300萬提高到1500萬。
當公司的這個計劃公布之后
全身的屠宰場都驚呼狼來了!
如果山神集團的計劃能成功,那么屠宰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慘烈。
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不少競爭力低的屠宰場將會被淘汰,而山神集團必將成為黔省屠宰市場上的巨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