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體驗包含品牌、包裝、便利、物流等環節上的客戶體驗。
尤其是物流,各大生鮮電商平臺都在打“時間”牌。
比如每日生鮮覆蓋了全國三十多個一二線城市,目前主推的是“2小時極速送達”的服務。
每日生鮮在主要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用戶提供生鮮2小時送貨上門的極速達冷鏈配送服務。
同時,百果園對物流速度更為苛刻。2016年百果園與一米鮮達成戰略合作,將在30個城市推出59分鐘必達的業務。
百果園為了推進讓用戶體驗更好,其方式是與百果園,果多美等水果連鎖店達成戰略合作,利用這些連鎖店在地理位置上的生勢,讓59分鐘業務更好的貫徹。
而山神生鮮呢?
之前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物流體系,網上的所有訂單都外包給了其他快遞公司。
這樣的做的后果就是物流損失巨大,客戶體驗不佳。
若非公司的產品品質過硬,山神生鮮肯定發展不到如此高度。
特別是山神生鮮的線上業務,到今年九月份,已經創造了十多億的營收,利潤也達到了一個多億。
這還是生鮮方面的利潤,不算總公司的利潤。
因此有時孫文斌都會在想,山神集團究竟是個什么神仙公司,管理水平非常一般,但公司的所有業務都在告訴發展,而且利潤率都高的驚人。
…………
雖然有了孫文斌的加盟
但山神生鮮想要建設自己的冷鏈物流依然不是那么簡單。
隨著近幾年生鮮產業發展,建設在生鮮產品原產地的冷庫也越來越多
物流體系的升級發展,會有更多加工、包裝的需求向前端轉移,
前端冷庫的功能和類型也逐漸多樣化,除了預冷和儲藏的功能,具有加工、包裝、配送功能的冷庫也多了起來,前端冷庫多元化的趨勢明顯。
在生鮮產業鏈條的中間環節,最重要的節點是城市的冷鏈配送中心(DC)。
為了能夠高效運營,新型的生鮮電商冷庫配送中心往往配備了先進的物流系統和物流裝備。
在軟件方面,訂單管理信息系統(OMS)和倉庫管理信息系統(WMS)成為倉庫必備;
硬件方面,各種半自動和全自動的物流設備也成為很多企業的選擇。
由于一些大型生鮮電商平臺開始實施全品規運營,相關城市倉需要建設的不同溫區也越來越多,
如深冷區(-22℃以下)保存冰激凌類產品,
冷凍區(-18℃)保存牛羊肉、海鮮、速凍點心等,
冷雪區(0℃~4℃)存放除熱帶水果之外的所有水果、巧克力,
控溫區(10℃~15℃)則主要保存雞蛋、熱帶水果等,這都使得城市倉的建設和運營更復雜,成本更高。
而且冷鏈物流服務需要的是一個完整不斷鏈的冷鏈運輸鏈條,因此在冷鏈運輸環節需要使用冷藏型運輸車輛。
為了保證冷鏈運輸的效率和質量,相關的運輸管理系統(TMS)和監控系統也是十分必要的。
很多企業都使用衛星定位、物聯網、移動互聯等先進信息技術應用,實現對運輸車輛定位跟蹤以及全程溫度自動監測、記錄等功能。
因此冷鏈物流的建設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
即使孫文斌有著豐富的經驗,也需要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其他相關領域的人才的協助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