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專家們也呼吁相關企業盡快尋找解決辦法,最好是能夠利用自身的優勢,向有機農業或是集約化農業方面發展。
當張海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眉頭也不由皺了起來。
他也沒想到公司的發展會令這么多企業面臨倒閉,
要是公司繼續發展下去,可能全國數十萬相關從業人員都將失業。
如果真發展到這種程度,那對山神種業和山神集團來說都不是什么好事。
可能政府都將對山神集團采取限制措施,甚至公司也將面臨發壟斷的調查。
就在張海準備放慢山神發展速度的時候
部委領導再次找上門來。
這次領導直接殺到公司總部,和山神集團總經理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山神集團是一家充滿活力、充滿創新力的企業,山神種業更是為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貢獻出了巨大的力量。”
“但我覺得山神種業可以做的更好。”
一聽到領導的這個轉折,姜興民的心里充滿了狐疑,不知領導究竟有什么意圖。
“山神種業是全國最優秀的育種企業,我這次過來主要就是牽線搭橋,希望山神集團能與中化集團合作,一起開發海內外市場。”
中化集團,這是國內一家巨型國企。
在19年世界五百強中,排名第88位。
2016年中化集團更是以400多億米元的價格收購了全球排名前十的種業巨頭先正達。
先正達也是世界最先進的蔬菜育種企業之一。
至少在世界上比山神種業要有名,甚至在國內也有超強的影響力。
可惜中化集團剛并購了先正達,山神種業就在國內崛起。
要是上級知道國內能有這一家優秀的育種企業,估計這筆并購都不會發生。
不過好在山神集團業務還比較宅,目前只要集中在育種方面,
而中化集團在農業領取卻是四面開花。
其旗下不僅有中國種子集團,還有先正達集團,兩個行業巨頭。
他們在農業、化肥、育種……等相關行業都有很強的技術實力。
而且中化集團曾經是全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公司。
因此領導想撮合兩者合作,讓他們一起開發國外市場。
但姜興民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公司雖然發展不錯,但距離這樣的大型央企還差得遠。
“領導,與中化合作的事情可能我還要向老板匯報才行。”
“呵呵,那是當然,即使不能合作也沒關系,你們雙方都是我們國家農業領域的驕傲!”
領導也知道,想要撮合雙方的合作肯定不會那么容易。
領導也僅僅只是建議,并沒有強迫的意味。
最后,領導只是代表部委和山神種業達成了口頭合作協議。
那就是今后山神集團的優秀種子,也將通過全國各地的種子公司進行銷售。
當然,因為今年大部分地區的代理權已經拍賣出去。
所以除了公司自營的地區外,其他地方的種子公司都要等到明年才能銷售山神種業的種子產品。
等領導離開后,張海和姜興民才明白,
原來領導這次過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各省市的種子公司尋求合作的機會。
以此減小山神種業崛起對行業的震蕩,繼而保障相關行業穩定和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