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此怎么看?”朱元璋再次問道。
朱標也知道這不是父親在詢問自己的意見,而是在考驗自己的見識與眼力,所以他也立刻回答道:“兒臣以為李節雖然年少,但卻極有見識,如果李公能聽從他的建議回鄉養老,對他和朝廷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他要是愿意回鄉養老,早就回去了,何至于等到現在?”只見朱元璋冷笑一聲道,暖閣中只有他們父子二人,所以朱元璋說話也沒有了顧忌。
“父皇,兒臣倒是覺得那個李節是個人才,有眼光又有膽識,以他現在的年紀可以說相當難得了!”朱標這時再次開口道,他對李節還是十分欣賞的,否則也不會在壽宴上幫李節求情。
“聽說他還送了一份壽禮,叫什么天下第一明鏡?”朱元璋目光幽幽再次問道,也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正是,那面鏡子兒臣也親手把玩了一下,竟然不是黃銅所制,而是用玻璃制成,比之銅鏡要清晰百倍,而且還是李節新手所制,世上僅此一面。”朱標立刻回答道。
“比銅鏡清晰百倍?”朱元璋聞言也露出驚訝的表情,雖然他得到的情報十分詳細,有些細節還是被忽略了,不過緊接著他忽然又有些傷感自語道,“可惜啊,如果皇后還在的話,朕倒是可以把鏡子要過來送給她,她這個人最愛臭美,每天都要照上十遍八遍的鏡子。”
聽到父親提到去世的母親,朱標也是眼圈一紅,他是長子,馬皇后在世時,對他最為關心,犯錯時父親要責罰他,也都是馬皇后護著他,現在母親不在了,父親的脾氣也越發暴躁,經常拿他出氣,可是卻再也沒有人能幫他求情了。
傷感過后,朱元璋卻又搖了搖頭道:“不過再清晰的鏡子也只是鏡子罷了,于國于民沒什么大用,頂多成為婦人手中的玩物,李節將精力花費在這種東西上,簡直是不務正業!”
聽到父親說李節不務正業,朱標也是心中一驚,當即也再次道:“除了鏡子外,李節還為李公作了一首詩,雖然用詞粗俗直白,但卻直指人心,李公氣的差點讓人把他給打死。”
“哦?說來聽聽!”朱元璋聽到李善長竟然被一首讀氣成這樣,當即也十分感興趣的道,錦衣衛送上來的情報可沒有這首詩。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朱標的記憶力極佳,僅僅聽李節誦讀了幾遍,就一字不差的背了出來。
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一生大起大伏、曲折離奇無人可比,所以當他聽到這首好了歌時,一下子引起了他的共鳴,內心深處一些早已經塵封的記憶也隨之打開,過了好一會兒這才低聲道:“這個李節……倒也有點意思!”